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2日上午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而今習近平明確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可見“民心政治”的確已成習近平治國理政的新常態。
全面深化改革匯聚著方方面面的力量,把這些力量調配好、發揮好,是中央此次會議的重要考慮,也將促進主體責任更加細致化、制度化。按照中央的要求,牢牢扭住關鍵、激發主體責任,方能不斷激發改革活力,把匯聚億萬人民希冀和福祉的改革事業持續推向深入。
強烈的憂患意識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堅持居安思危的底線思維,催生出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思想新戰略,既深化了黨的建設的理論內涵,又拓展了管黨治黨的實踐境界 到去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八項規定出臺整三年。這個“治黨方略”,首先就是以對執政地位與執政根基的憂患意識與責任意識,深入回答了“為何治黨”這一重大理論課題和時代問題。
無論是凱恩斯主義,還是里根經濟學,都有局限性,都只能參考借鑒,不能用以指導中國現在的改革和發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盡量合理借鑒西方經濟學的需求分析和供給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凱恩斯主義的需求管理和“里根經濟學”的供給管理的政策主張,采用與時俱進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狀況及其相互關系、從供給和需求的狀況特別是相互關系及其制度根源上進行綜合分析。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黨的十八大以來,民生是習近平天天編織的幸福夢,2012年11月15日,在他當選總書記后的首次記者會上,他就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016年新年伊始,習近平考察重慶,同樣強調民生。
2014年底,最高人民檢察院決定,2015年在全國檢察機關開展為期一年的規范司法行為專項整治工作。自治區檢察院于2015年6月,印發《寧夏檢察機關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在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中國日報網推出系列報道“習近平治國理政系列談”,請看第五篇《這三年,國際社會盛贊習近平從嚴治黨 鐵腕反腐》。
四川省面對傳統短板和攻堅新形勢,強力推進扶貧小額信貸,金融助力扶貧“積極入席”,精準“貸”動500萬老鄉脫貧奔小康。山東省提出,到2018年底,7005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脫貧“摘帽”,181.6萬貧困戶、394萬貧困人口全部越過省定扶貧線,提前兩年基本完成脫貧任務。
一系列反腐倡廉的制度舉措前后銜接、上下配套,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對管黨治黨的整體謀劃、全面布局,不斷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前進。巡視工作蹄疾步穩,派駐工作有序推進,黨的紀檢體制制度之籠越扎越細,逐步推動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特稿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系列談三】五大整合、提升: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理論基礎 【特稿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系列談四】堅持和發展十八大精神是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政治基礎
事實證明,“習式反腐”絕不是政治秀,三年來,“習式反腐”震撼中國,漸入佳境,這一場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和事業的反腐“革命”仍將繼續。不得不說,習近平加大反腐敗斗爭力度,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果斷和決心,掀起一陣陣反腐“風暴”,管黨治黨的籠子越扎越嚴,“習式反腐”漸入佳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主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涉及15大領域、33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
2012年12月,就在習近平總書記赴深圳考察的前3天,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階段、不同場合,根據不同情況,圍繞作風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先后作出61次重要批示指示,并親自抓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