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在領導干部心中的位置有多重要,決定了領導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如何;老百姓對領導干部信任與支持的程度,取決于領導干部對待老百姓的感情深淺。拉近與老百姓的距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躬身踐行、親力親為。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審時度勢,在制定"十三五"規劃時,明確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這些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從戰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關于發展的重要觀點,這些集中反映在"五大發展理念"之中。
作為黨和國家的領導人,習近平重家風、抓黨風,一言一行都體現著滿滿的家國情懷。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習近平說過:"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自信,是一個國家發展振興的民氣民魂所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執政三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重要講話中強調,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他指出,道路、理論、制度三位一體,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鮮明特征,是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春節走親戚,是中國人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習俗。 2016年春節前夕,習總書記依舊不忘慰問部隊子弟兵,來到南昌,習總書記親切接見駐贛部隊師以上領導干部和建制團單位主官。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鞭策與呼喚,成為文藝界從“高原”邁向“高峰”的聲聲戰鼓。隨著主題實踐活動的深入,中國文聯及中國音協、中國美協、中國曲協、中國舞協、中國攝協、中國書協陸續舉辦數場“向人民匯報”——“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藝創作成果展演。
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強調,2015年,中共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主動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成功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國際影響力都邁上了新臺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全黨治國理政、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高度重視用人問題。吳兢在《貞觀政要·任賢第三》中,列舉的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王珪、李靖、虞世南、李勣、馬周等七位宰輔重臣,都是國家棟梁。
每個走向復興的民族,都離不開價值追求的指引;每段砥礪奮進的征程,都必定有精神力量的支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對全人類共同價值的重要貢獻,也是中國對人類文明包容互鑒所作的鄭重承諾。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共迎2016年元旦的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如此強調。人民信念、人民理念,是黨的宗旨所在,是貫穿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主旨主線。
習近平總書記從基本經濟制度與經濟發展的出發點、落腳點上強調把人民當作目的、一切為了人民,體現了其經濟思想的民本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從經濟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動力轉換上強調把人民當做主體、一切依靠人民,也體現其經濟思想的民本情懷。
作者: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府預算研究中心主任;盡管如此,與風險和挑戰相比,更值得關注的事實和機遇的存在,本身就足以給那些唱衰中國經濟遠景的論調潑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