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首站選擇了有著“鐵哥們”之稱的巴基斯坦,這體現了中巴兩國非比尋常的關系。同樣位于工業園的中興能源900兆瓦光伏項目,是中巴經濟走廊優先實施項目,在習近平主席訪巴期間正式開工建設。
這三年,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批示指示很多,但對某個突發事件,連續兩次指示的卻不多。帳篷搭好了,每家每戶自發地把領袖像懸掛在正中位置,藏歷新年掛好新國旗,表達的是對黨和國家的不盡感激。因而,對習近平高度重視西藏地震和抗震救災情況,就不難理解了。
回顧總結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抓作風建設的歷程,工作務實扎實,舉措果斷有力,特點格外鮮明。通過扎實努力,全黨對黨風廉政建設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更加深刻,抓作風、轉作風的自覺性普遍增強。
遵循發展規律,順應人民期待,彰顯執政擔當,密集推出一系列頂層設計與戰略部署——《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通過,并于今年元旦開始施行;立法機關正加快推進《水污染防治法》修訂;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前期工作緊鑼密鼓開展。
今年的第一個工作日,習近平總書記就赴重慶調研,而行程重點就是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從2013年起就在預熱的長江經濟帶建設,這個“國字號工程”概念,終于在習近平總書記推動下,進入全面推進之年。
人民日報2月16日署名文章:綠色發展,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述評 去年8月出臺的《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強調顯性責任即時懲戒,隱性責任終身追究,讓各級領導干部耳畔警鐘長鳴。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經濟工作的重要論述,有針對性地回答了新常態下經濟治理“怎么看”“怎么干”的問題,形成的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張,為通往經濟治理現代化的道路打下一塊塊理論基石,也為實現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史性飛躍、開辟治國理政新境界奠定了堅實基礎。習近平總書記還列舉了錯誤思想方法的“負面清單”:反對形而上學思想方法;打破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勢;摒棄盲人摸象、坐井觀天、揠苗助長、削足適履、畫蛇添足的主觀主義。
當前中國扶貧脫貧已進入攻堅克難的重要階段,“灌水式”、“輸血式”的傳統扶貧模式難以為繼,精準扶貧成了扶貧進入新階段后的新舉措。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的精準扶貧思想是我國今后一個時期對于貧困治理工作的指導性思想,將對中國扶貧成敗起到決定性作用。
新華社北京2月14日電題:為了讓所有群眾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黨的十八大以來扶貧開發工作成就啟示 一個時代目標已經確立--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互聯網在中國落地20余年以來,從小到大、從大漸強,已經日益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目前中國網民達到6.7億,超過世界網民總數的五分之一,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2014年2月,隨著以習近平為組長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將中國從網絡大國發展為網絡強國已成為國家戰略,習近平就發展和實現網絡強國提出了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和四個目標,并先后發表了許多重要論述。
生態治國方略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最大挑戰在于“如何落地”。但在筆者看來,要確保生態治國方略或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最終落地”,我們還有更多基礎性、也許更迫切的工作要做。無論是環境治理還是生態文明建設推進,都離不開一個既民主開放、又具有反思性的公共話語和輿論氛圍。
文章表示,隨著100余名高層官員的落馬以及上千名中層干部被審查,2016年中國反腐的目標將向基層拓展,加大對地方“蒼蠅”的打擊。美國《紐約時報》網站發表題為《打老虎,習近平激勵群眾》的文章,稱有中國居民表示習近平的反腐行為“直接替自己的家里節省了2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