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外貿企業不斷堅持創新,出口產品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庫赫吉家族與中國商品打交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20年前,當時穆罕默德·阿爾·庫赫吉的曾祖父就通過印度將中國的紡織品運往中東地區。
” 此外,他認為中國企業在質量管控、工作效率、產品研發等方面與歐洲企業的差距越來越小,在質量、開發、產品研發方面,中國企業還有潛力去挖掘。據公司家電事業行銷企劃處林怡慧介紹,與大陸同行相比,臺灣企業在人工和原材料價格方面仍然處于弱勢。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近日召開發布會,邀請省經信委負責同志解讀《<中國制造>2025山東省行動綱要》。該綱要明確制造強省“三步走”戰略步驟,明確到2020年規模以上制造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1.2%,2025年達到1.6%。
制造業是一個國家實體經濟的核心,是立國興邦的根基。中國政府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制定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的目標。物流業作為制造業轉型過程中的重要參與者,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
【環球時報記者 張怡然】3月23日,《中國制造2025:產業互聯網開啟新工業革命》的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制造2025,可能就是今天的美國制造,想要超越美國,我們必須抓住本質,而本質在于智造未來是硬件與軟件、制造與服務、技術與模式的融合。
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認為,中國制造業面臨消費升級的時代,中國企業應該適應消費需求的變化,供給更好的產品。
在奇瑞汽車的德黑蘭4S店里,伊朗消費者在選購汽車。一方面要進一步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形成比較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中國企業間要形成有序、良性競爭,共同迎接發展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