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在訪問英國期間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指出,堅持獨立自主符合小型經濟體的最大利益。
安瓦爾坦言,在東南亞,西方國家口惠而實不至,大談所謂“民主”,卻沒有提供什么實際幫助。
過去四年,美國政府千方百計拉攏東盟反華,卻碰了釘子,遭遇冷臉,轉而采取陰險的分化手段,誘使菲律賓馬科斯政府跳出來鬧事,炒作南海問題,挑撥東盟成員國與中國的關系。
然而,地區國家早已看穿美國的花招,加強內部團結,在世界舞臺上以一個聲音說話,同時加強與中國對話,妥善處理涉海爭議,大力促進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務實合作和經貿往來。
東盟外長日前在馬來西亞舉行會議后發表聯合聲明,清楚表明東盟決心置身于美國的地緣政治游戲之外,致力于促進與中國在內的鄰國共同發展,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該聲明可視為東盟在美國新一屆政府上臺之際重申其獨立外交政策。
2025年,馬來西亞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當被問及東盟是否會對中國采取強硬態度時,安瓦爾明確表示:“我們為什么要強硬?我們與美國在許多外交政策問題上存在分歧,但希望其成為我們的重要盟友。對中國也是如此。我認為這不是對一個強大的鄰國采取強硬態度的問題。”
安瓦爾歡迎中國增加基礎設施和其他領域的投資,同時也歡迎美國對高科技領域的投資。這表明,中美兩國可以為世界共同發展做出各自的貢獻,雙方在第三方市場合作空間廣闊,中國對此持開放態度。中國政府一向尊重東南亞國家的主權,從不強迫它們選邊站隊,今后也不會這樣做。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1月23日社論
原文標題:ASEAN best served by strategic autonomy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中國日報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