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參與未成年人司法工作,是關于愛與救贖的故事。每一個司法社工,都希望出現在未成年被害人需要的時刻,李涵也是。2015年10月,北京市海淀分局在全國率先建成首家“一站式辦案、合成化作戰、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監督”執法辦案管理中心。 查看詳情
這是北京市朝陽區南磨房地區社會矛盾糾紛預防調處化解分平臺。新華網記者 盧俊宇/攝 此外,朝陽區司法局和南磨房鄉合力打造了“心連心”聯合調解中心,成為了朝陽區第一家民非調解組織,已調解物業費糾紛199件,調解成功率超80%。 查看詳情
近年來,北京市公安局深刻領會、認真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全面依法治國和法治公安建設目標要求,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有力措施持之以恒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2020年下半年開始,派出所接處警標準化、打擊辦案隊規范化、案管工作專業化“三位一體”協同運行機制,在北京全市基層派出所逐漸構建并全面推行運轉。 查看詳情
密云水庫作為首都北京最大的重要地表飲用水水源地,保水護水一直是密云“首要政治責任”和“頭等大事”,而保護土地資源成為保水護水的重要一環。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給建設和守護密云水庫的鄉親們回信清晰地指明,密云水庫作為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已成為無價之寶。 查看詳情
北京市朝陽區南磨房地區社會矛盾糾紛預防調處化解分平臺(以下簡稱“分平臺”),就落戶在這個古色古香的小小四合院里。馮建介紹,2019年開始,朝陽法院南磨房法庭在南磨房地區成立了南磨房地區法官工作站,針對轄區內疑難的、多發的典型案件由法官全程參與指導調解工作開展。 查看詳情
密云法院保水法庭負責人孟娜說,堅持恢復性司法理念,探索建立環保禁止令預防性司法機制,是密云法院在環資審判專業化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密云法院副院長陳瓊認為,守護綠水青山不僅要依靠司法強制手段,還需要全社會、各領域形成保護合力。 查看詳情
在日常工作中,密云區司法局統籌綜合執法和保水宣傳教育,深化保水普法依法治理體系,發掘保水普法新載體開拓實地宣傳陣地。在對群眾的普法過程中,密云區創新形成沉浸式互動普法模式,通過開設特色實踐活動,做“活”保水普法品牌。 查看詳情
“潞水東灣四十程,煙光無數紫云生”,這是明代詩人曹代蕭描寫北京通州張家灣昔日勝景的詩句。從“美麗鄉村”向“美麗城鎮”轉型過程中,因村莊私搭亂占引發的鄰里糾紛不時擾動著張家灣鎮的平靜。 查看詳情
“2019年,棗營北里社區黨委與酒仙橋人民法庭黨支部以黨建為引領,聯合開展‘物業糾紛源頭治理示范小區’共建項目。” 棗營北里社區黨委與酒仙橋人民法庭黨支部的黨建共建機制,推動解決了困擾多年的物業糾紛難題。 查看詳情
北京市海淀區,中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它是中關村企業的大本營、科技創新的孵化地,處處閃耀著知識產權的勃勃生機。海淀公安分局刑偵支隊反詐中心中隊長楊帆說,海淀區云集眾多互聯網頭部企業、獨角獸企業以及中小微企業,互聯網大廠員工流動數量多。 查看詳情
海淀法院的知識產權審判難度也從中可見一斑——不僅僅要滿足于定紛止爭,更多時候更要注重從源頭治理化解糾紛。據海淀法院民五庭副庭長李莉莎介紹,近年來,海淀法院通過打造和拓寬知識產權“源頭回溯”治理機制,持續推動糾紛源頭預防、柔性化解。 查看詳情
每周二的民情分析會上,紹興諸暨市東白湖鎮上英村黨總支書記趙堅均對照效能指標比查擺問題;為了徹底激活村內的閑置資源,紹興市上虞區上浦鎮大善小塢村黨總支書記虞建淼緊跟項目完成進度,將農耕館與瓷源館改建成陶瓷工藝體驗館……2022年以來,紹興市的村社干部之間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氛圍。 查看詳情
如何對非羈押人員進行全方位監管?怎么讓“隱形網約房”顯形?近年來,大數據成為杭州市檢察院的“監督利器”。通過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杭州市檢察院構建了全域數字法治監督體系。 查看詳情
推進“全域數字法院”首先要明確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今天,“良法善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來到紹興,在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座談會。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魏新璋就浙江全面推進“全域數字法院”建設過程中的做法和成效進行了詳細介紹。 查看詳情

提到浙江安吉,給人印象是成片成片的綠色竹海,安吉縣森林覆蓋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浙江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63.18萬畝,連綿疊翠形成了一道生態屏障。 查看詳情
9月6日,“良法善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杭州市檢察院,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大數據成為了杭州市檢察院的“監督利器”。日前,杭州檢察機關開展了涉未成年人網約房新業態治理專項監督,打造專項監督模型,通過數據比對發現違規經營網約房100余家,未成年人異常入住記錄30余條。 查看詳情

9月6日上午,“良法善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浙江杭州“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中央政法委宣教局指導,法治網與北京、浙江、廣東、陜西網信辦主辦。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