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二的民情分析會上,紹興諸暨市東白湖鎮上英村黨總支書記趙堅均對照效能指標比查擺問題;為了徹底激活村內的閑置資源,紹興市上虞區上浦鎮大善小塢村黨總支書記虞建淼緊跟項目完成進度,將農耕館與瓷源館改建成陶瓷工藝體驗館……2022年以來,紹興市的村社干部之間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氛圍。
“以前村社干部工作考核相對來說較為籠統,現在村干部做了什么工作、成效如何,一目了然。”紹興市委組織部組織二處處長張煥均介紹,紹興市通過打造“浙里興村治社”數字化應用,讓基層運行和實績變得一目了然,推動了村社干部干事創業考核評價機制的重大改革。
針對村社“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工作常態,紹興市系統梳理了涉鎮事項1007項(類)、涉村事項185項(類),制定涉鎮涉村事項準入清單,厘清了縣鄉村的職責邊界。通過數字化模型對各級下派事項進行標準編碼、智能比對、過篩整合,實現了事項“一口子”歸集。據統計,經過事項智能化過篩,涉鎮、涉村事項分別下降了40%、16%,讓鄉村干部從權責之外的瑣事中解脫了出來。
此外,“浙里興村治社”數字化應用通過建設市縣鄉村四級功能型駕駛艙和相應的后臺智能分析管理界面,綜合梳理匯總40余項核心展示指標,動態展示鎮級下派、村級上報、創業承諾等事項進度狀態,設置超期任務自動提醒、滯緩事項在線催辦等功能,形成了從事項簽收、決策到辦理、反饋的干事執行鏈、責任鏈,杜絕了責任不清、扯皮推諉等情況,讓干事成效一目了然。
為滿足各地個性化發展需求,由鄉鎮統籌主導涉村政策、資源,紹興市建立了重大項目“揭榜掛帥”機制,設置發榜、競榜、揭榜和項目落地等環節,讓想干事能干事的村社組織和村社干部自告奮勇擔責奮進,進一步打開由資源優勢到發展優勢的轉化通道,推動實現揭榜村、先行者的發展乘數效應。
“數字化應用的推廣使用讓基層運行和實績變得一目了然,推動干部考察由‘定性評’向‘定量評’躍進。”張煥均介紹,如今在紹興,村社干部考核通過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突出定量分析的原則,設置賦分功能,進行綜合打分。通過對村社干部干事創業情況的全流程采集,按比例計算村社干部干事得分結果,綜合負面預警扣分、民主測評得分、榮譽表彰加分等,有效破解了以往村社干部“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管理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