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21到2016,95年,中國共產黨肇立于亂世之際,奉命于國家、民族危難之時,高舉共產主義旗幟,身負拯救民族危亡之重任,沐風櫛雨,力挽狂瀾,勇往直前,從此開啟了一場波瀾壯闊、改天換地的偉大征程。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誕生,同樣對中國共產黨的前途命運、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帶來深遠影響,它標志著我們黨理論上的發展。
近日,中央決定授予100名共產黨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00名黨務工作者“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300個基層黨組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并于“七一”召開表彰大會隆重表彰。
這是一場別致的新聞會——黨的生日前一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廳,來自基層的8位中國共產黨黨員代表與中外記者見面,分享他們的故事和心得。” 當談到外國同事的評價時,馮翠玲笑了:“說實話,外籍老師來到我們學院之后,對黨員感到很好奇,也不知道書記是干什么的。
直到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人的命運才出現了轉機,全民族先進分子開始聚集,革命的面貌為之煥然一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步步變為現實。——中國共產黨深刻改變了中國積貧積弱的落后面貌。——中國共產黨深刻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中國共產黨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
我們黨強調解放思想,從來都是建立在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基礎上的;務實的品格,既是我們黨長期形成的優秀品格作風,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特別提倡堅持和發揚的黨的傳統和優勢。
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 在中國共產黨95年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中,從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到創建中央蘇區,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譜寫了中國共產黨苦難輝煌革命戰爭史詩的絢麗篇章,奠定了中國共產黨人道路自信的堅實基礎。1924年至1927年春,在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共同目標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齊心協力,以摧枯拉朽之勢給反動勢力以沉重打擊。
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地發展壯大起來,離不開成立之時所制定紀律與規矩。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人開始走上了武裝斗爭之路,在創建革命根據地的過程中,毛澤東十分重視黨和紅軍的紀律建設。
美國作家、中國問題專家羅伯特·庫恩曾說,要了解中國,就必須理解中國共產黨;只有了解中國共產黨,才會更加尊重中國所取得的成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說,只有中國共產黨,自始至終清醒地認識到,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我們堅信,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根據中國國情不斷進行調整,中國共產黨保持了持久的生命力,開拓了一條屬于中國的道路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根據中國國情不斷進行調整,中國共產黨保持了持久的生命力,開拓了一條屬于中國的道路。
習仲勛的兩則小故事,映照出老一輩共產黨人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堅守,也啟示人們必須警惕思維固化,重視“使思想活潑起來”。賡續紅色傳統,矢志改造主觀世界、突破思想桎梏,我們才能推動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不斷躍升新的臺階。
一系列黨內法規接踵修頒,與問責條例一起形成了以黨章為遵循、以責任為導向的“制度群”,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提供了重要條件 在中國共產黨95周年華誕到來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回應了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現實需要,也邁出了黨內問責走向精細化、系統化和法治化的重要一步。近年來,隨著一系列黨內法規接踵修頒,全面從嚴治黨業已進入制度化、法治化的快車道。
鍛造良好的政治生態,沒有捷徑可走。必須彰顯制度和規則的力量,把每一名黨員都擺進去 正常而健康的黨內生活,要靠全體黨員干部來維護。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一篇大文章,鍛造良好的政治生態,沒有捷徑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