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陳梓北27首抗戰歌曲塵封70載重現

除了以上主要詞作外,還有以下幾首歌的詞作者沒有詳細的歷史資料來證實他們在抗戰中的情況。但可以肯定這些歌詞在抗日戰爭中的各種宣傳資料上有記載。當陳梓北先生讀到這些詞時一種強烈的愛國激情,使他心情不能平靜,譜曲!譜曲!讓這些詞迅速傳唱,激勵全民族抗戰。這大概就是陳梓北先生為《抗戰歌曲》譜曲較多的真實原因。是歷史把一個數學教育家造就成一名作曲家;是責任把他造就成一名共產主義戰士,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戰爭中奮筆疾書耕作;是愛國的激情讓他積極地投入到全民族抗戰的戰場上。他譜寫的抗戰歌曲永遠回蕩在中華民族歷史的上空,讓我們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以下6首歌曲雖未找到相應的歷史資料,但其內容價值毫不遜色。它們是曾照壁作詞的《ELEGIE》歌,其詞之沉重,其旋律之感人。當音樂系陳俊霞教授在鋼琴上試彈唱此曲時,大家不由得被樂曲的旋律吸引和感動。中華民族被侵略、華夏在侵略者的鐵蹄下被蹂躪,炮聲之后的家園被毀,家破人亡,血淚交融。“人間又敲動了斷腸鐘,多少幸福美夢煙消云散在此中,說什么鄉園故國,盡讓與倭寇瞄準投彈一掃空,最是樓空人去否!參商兩地悵望東風,恨煞那入睡時,夢里種種。待醒來,卻只有寒風羽羽、月色朦朦。”。硝煙過后的凄慘悲涼怎能不讓人斷腸。《ELEGIE》的旋律讓人潸然淚下。

還有廠熏的《抗到底》,抗到底!別退讓!退讓只有滅亡!誰能過奴隸的生活?誰能忍奴隸的慘狀?只有全國大眾起來,武裝、武裝!抗到底,別退讓!直到敵人屈膝投降。爭取我們的自由和解放!

高慰心的《沙場上》, 天蒼蒼,地茫茫,正是我們殺敵的時光,沖!沖破敵人的電網,砍!砍掉敵人的頭顱和臂膀,天震、地響、月光、血浪,我們越殺越豪壯,把殺敵的精神盡量顯在沙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