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增長和應對氣候變化之間艱難權衡,急需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支持。而發達國家還未能肩負起自身責任,反而有摒棄合作、奉行單邊主義的趨勢。為確保可持續發展,國際社會應該以“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為指導方針,重視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行動中所面對的復雜挑戰與困難,并倡導發達國家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氣候變化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巨大挑戰,需要所有國家共同攜手應對。最理想的情況是,各國都設定一致且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共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最終實現氣候中和。但是,由于各國在經濟水平、歷史排放責任等方面存在差異,現實中的減排目標也因國而異。為了最大限度地團結各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國際社會將“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以下簡稱“共區原則”)列為關鍵的指導方針。這一原則既明確了發達國家的首要責任,也指出發展中國家還處于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需要大量的氣候資金和技術支持。該原則為劃分全球溫室氣體減排責任、促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現實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氣候合作并不愉快,有時甚至可以說是彼此對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兩類國家的目標存在分歧。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提出,我們需要消除貧窮、保護地球,并確保人人享有和平與繁榮。因此,對于資金不足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治理氣候變化常常與其消除貧困等目標產生沖突。以能源轉型為例,發展中國家往往面臨較高的能源轉型成本,為了滿足能源需求增長,不得不在經濟發展和碳減排之間進行艱難權衡。
盡管發展中國家存在諸多困難,但是發達國家遲遲無法完全兌現對發展中國家的承諾。在剛結束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COP28) 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特別強調各締約方應重視氣候正義,并敦促發達國家履行其在氣候資金和技術支持方面的承諾,以幫助那些財政資金不足且深受氣候變化負面影響的發展中國家。此外,部分國家更是實施了以碳關稅為代表的單邊氣候制裁措施,加劇了發展中國家的減排負擔以及全球不平等。這種行為嚴重違背了“共區原則”,并損害了全球氣候治理的合作前景。
圖片來源:東方IC
近年來,發達國家習慣性地批評發展中國家整體減排力度不夠、能源轉型速度慢,但是卻忽略了發展中國家在減排以及能源轉型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即便是被視為全球低碳發展和能源轉型“模范”的歐盟國家,在面臨能源危機沖擊時,也不得不調整其短期能源轉型策略,優先保障能源供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指出,要確保人人獲得負擔得起的、可靠和可持續的現代能源,同時要在全世界消除所有形式的貧困。當前,發展中國家還處于快速工業化、城市化階段,能源需求量較大。過快推動能源轉型可能會導致能源供應短缺和更高的轉型成本。這對于一些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而言是一項極大的挑戰。
與世界上其他主要經濟體和能源消費大國相比,中國作為關鍵的發展中國家,其能源轉型路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首先,中國的能源消費總量較大,且工業化和城市化均未完成,能源消費還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其次,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傳統化石能源占比很高,盡管可再生能源近幾年以超過20%增長速度,但由于基數較小,無法實現對化石能源的快速規模替代。由此,無論從能源需求的增長趨勢還是從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來看,發展中國家的能源轉型都將面臨巨大挑戰。
發達國家普遍擁有較高的發展水平,并且是歷史上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因此應當承擔起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領導責任。首先,由于工業革命以及歷史上粗放型的經濟模式,發達國家排放了大量溫室氣體,是全球變暖的主要貢獻者。這種歷史責任要求發達國家必須提高減排力度,帶頭應對氣候變化。當前,除了歐盟國家外,其他發達經濟體的總體減排目標還略為保守。甚至有些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立場并不堅定,將此問題作為政治外交的籌碼,政策頻繁變動。
圖片來源:新華社
其次,發達國家應該提供綠色低碳技術以及氣候資金支持,積極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低碳轉型。在能源轉型和氣候適應等領域,發達國家擁有相對先進的技術和政策制定與管理經驗,完全可以通過建立合作機制來分享資源,幫助發展中國家更有效地應對氣候變化。例如,可以繼續實施以“清潔發展機制”為代表的靈活履約機制。通過這樣的國際轉移機制,發展中國家可以基于自身減排成本低的優勢從發達國家獲取資金、技術支持,而發達國家也能通過較低的成本實現減排。
最后,發達國家應該放棄實施以碳關稅為代表的單邊制裁措施。以歐盟、英國、美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已經策劃實施了碳關稅政策。例如,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已于2023年10月正式生效。歐盟決心利用它減少碳泄漏風險,并提高歐盟國家高碳企業的競爭力。然而,碳關稅一旦實施,將對全球高碳產品貿易產生重要影響,給發達國家對歐出口的高碳商品帶來額外成本,降低發展中國家相關產業的競爭力,增加發展中國家的減排負擔。
綜上,在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發展中國家面臨著艱難的權衡,急需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支持。然而在現實中,發達國家還未能肩負起自身責任,反而有摒棄合作、奉行單邊主義的趨勢。所以,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的共同目標和責任,為確保可持續發展,國際社會應該重視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行動中所面對的復雜挑戰與困難,并倡導發達國家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責任編輯:富文佳】
COMPO
WS65d88241a3109f7860dd2bb3
http://www.ahcounty.com/a/202402/23/WS65d88241a3109f7860dd2b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