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上合組織前秘書長諾羅夫日前為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獨家撰文表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背景下,數字技術的發展和國際合作將在大國競爭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最終塑造亞太地區和世界各地的國際秩序。中國已成為數字和經濟領域的領導者,并正在通過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大力發展技術創新,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分享創新成果,促進地區繁榮發展。
作者:弗拉基米爾·諾羅夫
(Vladimir Norov)
上海合作組織前秘書長
中亞國際研究所前所長
隨著中國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型發展戰略,爭奪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成為中國的關鍵政策重點和提升綜合國力的關鍵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這一進程是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背景下發生的。在當今世界,技術和創新因素直接影響著國家的經濟優勢。前三次工業革命見證了英國、美國和“亞洲四小龍”等國家和地區的崛起。
正因如此,中國深刻認識到這一現實,積極推進經濟數字化。2017年,中國著眼于向第四次工業革命平臺過渡,提出了“數字絲綢之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即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為落實“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在打造知識絲綢之路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
“數字絲綢之路”的目標是在全球創建下一代數字和電信基礎設施,從亞非的電信設備和智能城市,到歐洲的5G通信。值得注意的是,“數字絲綢之路”框架內建設有三個主要方向。
第一個方向,也是最重要的方向,是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是建設“數字絲綢之路”的基本要素,對全球經濟數字化具有決定性作用。
阿里巴巴和京東等中國電子商務巨頭已經參與到了“數字絲綢之路”的建設中來。例如,京東宣布擬新建倉庫,用于存儲和轉運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各種貨物。
數字絲綢之路還將為中國企業打開利潤豐厚的新市場,尤其是南亞和東南亞市場。2017年,阿里巴巴與馬來西亞達成合作,在“數字絲綢之路”框架下創建了首個“數字自由貿易區”,其中包括一個服務東南亞的區域物流中心、一個電子商務平臺和一套數字支付系統。
在區域層面擴大電子商務和跨境交易,還能加快人民幣國際化和移動支付平臺在“一帶一路”參與國的應用,例如,支付寶在歐亞40多個國家直接或通過當地運營商運營。
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增長表明,“一帶一路”運輸和物流體系需要進行重大變革?!皵底纸z綢之路”信息技術項目有助于提升海關自動化程度,為歐洲和中國客戶大大節省通關等待時間。
第二個方向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最新的創新型基礎設施。通過實施“數字絲綢之路”,中國有望在數字基礎設施領域成為世界領導者,包括5G技術、光纖通信以及數據存儲中心等。
與“數字絲綢之路”相呼應,中國的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正大力投資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已開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鋪設海底和地面光纖電纜,提供互聯網服務。
部分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數字服務發展欠缺,這些項目不僅將改善這些國家的數字互聯互通,還將顯著加快互聯網數據的傳輸速度,并為“一帶一路”國家之間提供直接聯通的互聯網通道。
第三個方向是發展先進技術。中國致力于發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先進技術,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一體化和互聯互通。
人工智能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根據華為全球產業展望報告,到2025年,全球將有77%的人能使用互聯網,80%的人能使用移動通信。人工智能可被用于海量數據的處理,提高“一帶一路”各個環節的可預測性,并簡化組織物流渠道的流程。
關于上述三大創新領域,“數字絲綢之路”有其內在和外在的先決條件。中國擁有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轉讓的所有資源,而這些資源正是發展中國家難以從別處獲得的。中國在電子商務、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領域的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數字化轉型至關重要。
從國內角度看,“數字絲綢之路”的建設將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改善人民福祉。因此,通過技術創新,“數字絲綢之路”將為促進國家繁榮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數字領域的技術發展和國際交流對大國競爭發揮關鍵作用,最終將塑造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秩序。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背景下,創新技術正在成為微觀經濟發展、大國爭奪全球和地區影響力的決定性因素。
本文原標題為 "All set for another revolution"
責編 | 宋平 辛欣
編輯 | 張釗
實習生秦可、李經緯、張彥鈺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