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多地陷入食品通脹危機,在此背景下,金磚國家在全球糧食生產、供應方面的地位得以凸顯。最重要的是,金磚國家大多能夠實現主要糧食作物的自給自足,保障了自身的糧食主權。過去多年來,西方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糧食援助并未從根本上解決后者的糧食安全問題,反可能不利于受援國本土農業發展。金磚國家可以逐步跳出這種傳統的“援助”思路,通過強化相關國家的糧食主權來實現糧食安全。
作者:奧維格韋·埃格古
(Ovigwe Eguegu)
睿納新國際咨詢公司政策分析師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于8月22日至24日在南非舉行并引發廣泛關注,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首先,目前金磚國家對全球GDP的貢獻已達32%,首次超過由主要發達國家組成的七國集團 (G7) 的31%。其次,此次會晤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擴員決定,吸納阿根廷、埃塞俄比亞、埃及、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六個國家正式加入金磚大家庭。
這項決定是金磚國家正在進行的更廣泛轉型的一部分。從討論“去美元化”到擴大成員國范圍,再到非洲發展,這些都是與金磚國家對外交往有關的重大問題。盡管金磚國家之間的內部合作迄今為止一直是其峰會的主要焦點,但顯然他們并不想止步于此。
G7于1975年首次召開峰會(當時因為加拿大尚未加入,所以還是G6),并在1978年至1979年間也進行了類似的轉型——從協調各自的經濟發展拓展至其他議題,如對外援助政策。
但金磚國家轉型的背后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這個因素不怎么被提及——那就是金磚國家在全球糧食生產、供應以及至關重要的糧食主權方面的中心地位。事實上,這次峰會舉辦的大背景就是全球生活成本危機——或者更具體地來說,是“食品通脹”。
2018年,金磚國家農業生產總量占世界50%以上,人口卻只占到40%。截至2020年,巴西已成為世界第四大農業生產國,農業產值1358億美元。巴西也是大豆、原糖和禽類產品的最大出口國。印度在糧食生產方面可以自給自足,在棉花、肉類和大豆方面還有大量出口,是2019年全球第九大農產品出口國。同年,中國農業產值占全球四分之一以上。新成員埃塞俄比亞也在今年實現了小麥的自給自足。事實上,今天的金磚國家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糧倉”——當然也是“非洲糧倉”,因為它們向非洲大陸出口了大量糧食。
在所有金磚國家中,巴西是非洲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2022年出口額接近90億美元,而其從非洲大陸進口的農產品價值還不到10億美元。在糧食安全方面,一些非洲國家對印度的依賴程度甚至超過了烏克蘭。印度既是世界第二大大米生產國,也是世界第二大大米出口國。印度大米出口全球150個國家,其中出口量最大的前八位里面,非洲就占了四個——貝寧、科特迪瓦、多哥和幾內亞。
因此,當印度最近出臺大米出口限令時,這些非洲國家經歷了嚴重的食品通脹。而與之處境相似的其他地區國家也不得不采取各種措施來避免通貨膨脹。例如,尼泊爾要求印度取消大米出口限制,作為交換,尼泊爾向印度出口西紅柿,以緩解印度西紅柿價格暴漲。
而除了人為的政策調整,自然災害也是影響糧食出口的重要因素。例如,今夏以來,嚴重洪災襲擊了中國內蒙等主要水稻產區,影響了玉米和大米的供應。如果非洲國家更加依賴中國的玉米和大米出口,他們也或將受到重大沖擊。事實上,在金磚國家創始成員國中,中國對非農產品出口水平是最低的,而在過去五年中,中國從非洲進口農產品的絕對數量卻在增加,這得益于中國在提高非洲大陸農業生產率和規模化生產方面的投資不斷增加。
糧食問題為什么很關鍵?
包括六個新成員在內,金磚11國不論單獨來看還是整體來看,在支持非洲農業發展方面都具有強大的作用,但關鍵是要采取一種不同于G7的方式來支持非洲大陸糧食安全。自1979年以來,G7(1997年至2014年為G8)發表的所有聲明和公報中,解決中低收入國家糧食問題的辦法通常是向這些貧窮國家運送更多的農業援助。這種援助在短期內是有效的,但它也可能成為農業出口補貼,反不利于受援國本地農業生產的長期發展。
但金磚國家援助的關鍵在于關注糧食主權,而不僅僅是糧食安全。
金磚國家成為糧食生產和出口大國,并通常能夠實現主要糧食作物的自給自足的成功經驗,對尋求擺脫進口依賴的非洲國家至關重要。從印度的“綠色革命”到中國的脫貧攻堅(農業現代化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在糧食主權問題上,每個金磚國家都可以在某些農產品方面提供經驗,成為潛在的合作伙伴。
多年來,金磚國家的形象不斷提升,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如今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大事件。由于金磚國家在全球GDP中占有相當份額,因此現在對大宗商品及能源部門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而G7的影響力則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務和市場。新加入的六個國家鞏固了金磚國家的這一地位,因為其中有許多國家已經是中國和俄羅斯的合作伙伴。
經濟合作和全球治理可能是金磚國家目前關注的焦點,但氣候變化等具體問題也將需要它們拿出一種不同于過去G7向全球南方國家提出的戰略。另外可以預見的是,金磚國家在實施糧食安全措施時,也將采取更為循序漸進的戰略,就像它的擴容過程一樣。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本文原標題為 "A 'food power' is born"
責編 | 宋平 劉夏
編輯 | 張釗
實習生馮小源、尹康君、嚴若菁亦有貢獻
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