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第一份專門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印發的文件,明確了福建在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中的定位、使命和任務,順應了兩岸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
9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意見》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中央臺辦副主任潘賢掌指出,《意見》的最大亮點就是“融”。 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夯實和平統一基礎。全文共六大項、21條,內容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以全景式視角、具象化地展現了兩岸融合發展,特別是臺灣同胞在大陸扎根發展的未來場景以及相應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
“兩岸一家親”。尤其在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時,臺灣人民不應該缺席,既要承擔相應責任,也要做出相應貢獻,還要分享相應發展機遇和成果。推動《意見》貫徹落實、取得實效,需要全黨全社會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兩岸同胞的共同參與。
第二個特點“先”,突出先行先試。先融福建“小家”,再融中國“大家”。堅持先易后難、循序漸進、持續推進、久久為功。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一水相連,最近處只有68海里。地相近、人相親,福建是廣大臺胞最主要的祖籍地,80%的臺胞祖籍地在福建。充分發揮福建對臺灣的獨特優勢,努力在福建全域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
《意見》明確目標: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基本建成,福建作為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效應充分顯現。融合發展的政策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閩臺人員往來更加便捷,貿易投資更加順暢,交流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拓展;廈門與金門、福州與馬祖融合發展示范效應不斷顯現,平潭綜合實驗區對臺融合作用充分發揮。閩臺之間進一步拉近“生活圈”、擰緊“合作鏈”、共筑“同心夢”。
臺灣政治大學學者曾偉峰稱,關于硬設備、基礎建設方面的“硬融合”(如通水、通電等),大陸早就在做了,而這次《意見》還強調認同、認知或法制上的“軟融合”。全國臺灣研究會理事鄭劍表示,《意見》提到的5個方面真正貫徹了4個字,即“同等待遇”。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福建與臺灣的融合發展最終會推廣到整個大陸。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無論是“以外謀獨”還是“以臺制華”的伎倆如何花哨,都阻隔不了兩岸同胞血脈相融、和平發展的道路。
(撰文 田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