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7月2日長沙訊(記者 馮志偉 朱友芳)第三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今日圓滿閉幕,記者從湖南省政府舉行的新聞通報會上獲悉,作為中非經貿合作的平臺,本屆展會進一步密切了中非合作,發布99個對接合作項目、金額87億美元,數量為歷屆之最。本屆展會觀展人次突破10萬,大會規模創歷屆之最。
第三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新聞通報會。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義祥介紹,此屆博覽會匯聚了中非政府、地方、智庫、企業、金融機構等各方力量,53個建交非洲國家,聯合國工發組織、非盟等12個國際組織,30個國內省區市,1700余家中非企業、商協會和金融機構踴躍參會共商合作,近130名非洲國家部級官員、駐華大使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外賓達1700人、內賓超1萬人,參會規模為歷屆之最。
本屆博覽會以“共謀發展、共享未來”為主題,舉辦了開幕式暨中非經貿合作論壇等4場重大活動,9場由國家部委和機構主辦的高端活動,7場經貿對接,3場專題研討,12場地方對非專場活動等各類會議活動40余場,議題涵蓋綠色基建、醫藥衛生、農食產品、輕工紡織、產業園區、婦女青年、職業教育等領域。
展覽展示內容豐富、數字現代、大氣精美,主展館共設“六館一區”,展覽面積達10萬平米,較上屆增加近3萬平米。18個非洲國家、27個國內省區市、湖南省內14個市州設置獨立展位。來自29個非洲國家的近1600類商品參展,較上屆增長166%,非洲特色濃郁,咖啡、腰果、木雕、鮮花、寶石等非洲特色產品集中亮相。參展商達1500家,較上屆增長70%,到會采購商和專業觀眾達9000人,觀展人次突破10萬。
湖南省商務廳廳長沈裕謀表示,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為中非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彰顯了合作熱力。中非各方都對本屆博覽會面對面的交流充滿期待。主展館展覽面積較上屆增加40%、參展商數量增長70%、非洲展品數量增長166%,均為歷屆之最。展館內人氣旺盛,采購商與展商火熱對接洽談,現場累計意向成交額4億美元,較上屆實現翻番,相信會促成更多展商變廠商、展品變商品。
擴大了平臺影響力。舉辦各類活動超40場,議題廣泛涵蓋經貿合作、醫藥衛生、檢驗檢疫、婦女青年等合作領域。首次設立中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果展,集中展示中非在交通、農業、綠色等領域的近80個標志性項目,凝聚中非共建“一帶一路”的磅礴力量。
凸顯了成果引領力。首次發布中非貿易指數,深入分析雙邊貿易數據,為市場主體提供了“晴雨表”。再次發布中非經貿關系報告,系統梳理近2年來雙方合作的新成果新特點,多維展現合作全貌。一批學術報告和智庫成果在會期內發布或交流,為中非經貿合作增添了新動能。
匯聚了各方合力。本屆博覽會實現與我國建交的53個非洲國家參會全覆蓋,聯合國工發組織、非盟、非洲大陸自貿區秘書處等12個國際組織,30個國內省區市,1700余家中非企業、商協會和金融機構踴躍參會,參會規模上萬人。各方簽約項目累計120個、金額103億美元,集中展現了中非經貿合作的強大活力和韌性。24家企業和金融機構成為博覽會市場化合作伙伴,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借助博覽會舉辦契機,升級對非金融服務;湖南農業集團大力擴大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進口,推動湖南優質農產品、農機、農技走進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