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發起成立的“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以“攜手應對公共衛生安全挑戰,共同建設健康絲綢之路”為主題舉辦云端專題論壇,并召開“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國際顧問委員會會議。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宋濤發表書面致辭。宋濤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面對疫情,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要求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國政府和人民打響了一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經過艱苦努力,中國國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抗擊疫情斗爭取得重要成果。中國在抗擊疫情過程中采取的果斷舉措、取得的積極成效、展現的必勝信念,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譽。同時,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弘揚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積極為其他疫情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凸顯了加強全球公共衛生合作的緊迫性,也再次彰顯了推進“一帶一路”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意義。期待智庫聯盟成員共同做合作抗疫的倡導者、理性聲音的傳播者、健康絲路的建設者和合作發展的推動者,為人類攜手應對公共衛生安全挑戰,共同建設“健康絲綢之路”作出更大貢獻。
智庫聯盟國際顧問委員會圍繞“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如何化危為機?”召開專題會議,斯洛文尼亞前總統達尼洛·圖爾克,波黑前總理茲拉特科·拉古姆季亞,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法國前總理多米尼克·德維爾潘,社會黨國際主席、希臘前總理喬治·帕潘德里歐,意大利前總理馬西莫·達萊馬,坦桑尼亞前總理米曾戈·平達,泰國前國會主席頗欽·蓬拉軍,伊朗前副總統哈桑·加福里法爾德等智庫聯盟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分別發言。中聯部副部長、“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共同理事長郭業洲出席會議,并主持開幕式和國際顧問委員會會議。國際顧問委員會會議發布《“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國際顧問委員會關于加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合作的共同倡議》。
《倡議》強調,新冠肺炎疫情是當前人類衛生健康及世界和平發展面臨的最緊迫和最嚴峻挑戰,應繼續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加強團結合作,共同開展抗擊疫情斗爭;反對將公共衛生問題政治化,反對借疫情對他國搞污名化,反對歧視任何國家、地區和種族的言論和做法;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抗疫合作中繼續發揮領導作用,共同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疫情防控工作支持力度,歡迎國際金融機構采取措施支持有需要的國家,歡迎區域性合作機制積極作為,注重保護各類弱勢群體;努力穩定貿易和投資環境,降低疫情對國際貿易和交通造成的干擾,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一帶一路”合作伙伴國要加強國家間抗疫合作,努力推動重大合作項目盡早復工復產,深入推進“健康絲綢之路”建設;要為在彼此國家生活、工作、學習的各國人民提供必要支出和幫助,確保他們得到公平對待和有效保護;支持智庫聯盟成員在前期工作基礎上繼續努力,倡導各方堅定必勝信念和信心,用勇氣、團結、智慧共同戰勝疫情,迎接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會議圍繞“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健康絲綢之路——如何行穩致遠?”為主題舉辦專家論壇,來自中國、英國、俄羅斯、意大利、韓國、巴基斯坦等國的專家學者參加研討,分別是前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思義,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意大利新絲路促進會會長馬林焦·弗朗切斯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亞非發展研究所原所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曉晶,俄羅斯-中國分析中心主任謝爾蓋·薩納科耶夫,山東財經大學校長趙忠秀,巴基斯坦國立科技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贊米爾·阿萬,韓國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曲歡。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秘書長金鑫作會議總結。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主持專家研討,并發布《展望“一帶一路”七周年:開啟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研究報告。
《報告》指出,進入發展“深水區”,要穩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一是保持耐心和定力,避免粗放式發展,以持久戰的心態看待“一帶一路”建設;長期來看,需對“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保持長期的耐心和定力,避免粗放式發展;短期來看,要加強疫情期間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政治上和物質上的互相支持與幫助。二是整合沿線資源,對現有發展框架進行優化升級;一方面,完善多領域機制建設,推動多領域發展走深走實;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一帶一路”項目的風險抵御能力。三是動員多方國際力量,構建更加開放的國際合作體系;宏觀視角上,融匯發展導向和規則導向,將更多國際力量的資源納入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微觀視角上,積極協同多方國際力量抗擊疫情,妥善統籌疫后國內外經濟恢復。
本次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和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共同承辦,以網絡視頻連線形式召開,來自10多個國家的30多位政要和智庫學者參加會議。
(文中圖片由主辦方授權中國日報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