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中國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抗擊疫情。中國政府堅守責任,行動高效,信息公開透明,贏得了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全世界科學工作者的認可。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中國政府采取了卓有成效的防控措施,值得各國學習推廣。嚴密篩查疑似病例;每天及時公布相關信息;在極短的時間內新建收治醫院并配備醫療設備;嚴格隔離患者。與此同時,中國還與世界衛生組織積極協作,及時發布全球性醫療突發事件通報,與相關國際組織開展透明的醫療協作。通過上述措施,中國成功將絕大多數確診案例控制在國內,有效控制疫情向世界蔓延。中國政府在此次疫情中的反應專業有序,堪稱應對此類突發公共事件的典范,值得各國學習。中國也向世界展示出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為控制疫情做出了巨大貢獻。
為控制疫情進一步蔓延,中國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同樣,國際社會也要參與進來,應對全人類共同的敵人——病毒。中國可以通過與相關國際組織合作,持續更新和公布數據、病毒基因研究、防治措施和療效。同時,也可以就不同國家不同食物對健康的影響進行討論和并公布結果。
中國也可以在其他方面加強國際合作。第一,中國可以在跨國醫療救助,疫苗研發,人員交流以及經貿關系方面同其他國家展開合作。第二,各國要展開合作,細化相關政策,制定統一完善的傳染性疾病隔離及防控措施,建立國家及國際醫學事件響應專家委員會。若未來出現類似事件,各國可以參考相關政策,更高效地開展國際合作。第三,各國要盡早監測及通報新型傳染性疾病,及時更新有效預防控制疾病的詳細措施,切實提高疫情防控管理水平。第四,中國也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建設與其他國家展開公共衛生方面的合作。各國應共同制定國際條款協議,在國家和國際出現疾病緊急狀況期間,對運輸和進出口貨物采取相關措施,規定各國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毫無疑問,為了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各國應該交流以前應對類似危機的經驗。如有需要,要對出現大規模感染的城市實施嚴格的隔離。也需要與各國科學實驗室或相關的機構合作,加大力度,盡快找到最有效的控制和治療措施。
在把新冠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世衛組織明確表示反對各國對中國實施旅游和貿易禁令。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不需要限制國際旅行和跨國貿易,這些措施毫無必要。然而一些國家限制國際貨物運輸和人員流動,甚至傳播謠言,在國際社會上引起恐慌。這些國家的所作所為,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實針對的是強大的中國經濟。
我認為,中國是唯一一個既有優秀的醫療保障,又能在危急時刻克服困難的國家。我相信,中國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公共健康和國民經濟也將迅速恢復!
(作者系伊薩姆·沙拉夫(Essam?Sharaf),埃及前總理,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級研究員)
(編譯:楊清清、陳怡穎)
?
(伊薩姆·沙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