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圓桌峰會。回望四年前,習近平主席分別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構想,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
“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把“一帶一路”建設為推動人類發展的世紀工程,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人民的期待。盡管“萬事開頭難”,但“一帶一路”建設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這也是成功的一半,因為這是共商共建共享的世紀工程,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5月15日,肯尼亞總統府網站發表文章,題為《中國構想為非洲期望的進步提供最佳典范》。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王新俊):5月15日,肯尼亞總統府網站發表文章,題為《中國構想為非洲期望的進步提供最佳典范》。
5月14日—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直擊會內會外,光明日報融媒體記者采訪了參會嘉賓和身在北京的“一帶一路”沿線友人。他們對于此次高峰論壇之后的新發展又有怎樣的新期望呢?
陜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留學生在上漢語課。”習近平主席擲地有聲的話語,在北京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提到,在“一帶一路”發展的大環境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暢通不斷提升,民心相通不斷促進。
5月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圓桌峰會,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并致辭。貿易暢通方面,與巴基斯坦、越南、柬埔寨等30個國家政府簽署經貿合作協議,商務部與60多個國家相關部門及國際組織共同發布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
肯尼亞總統烏胡魯?肯雅塔表示,期待進一步深化與華為在ICT領域的合作,鞏固肯尼亞的區域ICT領導地位。
15日下午,為期兩天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閉幕,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和與會嘉賓們對于“一帶一路”倡議了解多少呢?對于“一帶一路”倡議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他們又是如何解讀的?戳視頻,跟隨中國日報記者的鏡頭,看看大家都是如果回答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14日舉行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中提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建設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數字絲路是現代移動技術賦予“一帶一路”倡議的嶄新內涵和時代命題,其發展與建設是中國互聯網技術優勢的價值外溢和成果共享。
光明日報記者 馮蕾 李盛明 曹元龍 李曾骙 田園 張智勇 賀斌 5月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落下帷幕。——圍繞“深化項目合作,促進設施聯通”,中國政府與烏茲別克斯坦、土耳其、白俄羅斯政府簽署國際運輸及戰略對接協定,與泰國政府簽署政府間和平利用核能協定,與馬來西亞政府簽署水資源領域諒解備忘錄;
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圓桌峰會。與會各國領導人及國際組織負責人高度評價中方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并舉辦這次高峰論壇,期待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實現共同繁榮。
我們愿繼續努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取得更大進展,讓各國政策溝通更有力,設施聯通更高效,貿易更暢通,資金更融通,民心更相通。我們堅信“一帶一路”建設是開放包容的發展平臺,各國都是平等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
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宣布,中國將于2019年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高峰論壇期間及前夕,各國政府、地方、企業等達成一系列合作共識、重要舉措及務實成果,清單主要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類,共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
浙江義烏的西班牙客商正在收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東亞研究院教授李遠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意味著中國參與全球化進程進入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