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中國文字博物館內游人如織,講解員帶領著一撥又一撥游客,穿梭于古老的文字之中,感知三千年前的文明。”安陽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該市高速公路將基本形成“五縱六橫”的路網布局,實現縣縣雙高速。2021-06-16 07:52
6月15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近日河南晉開集團鐵路專用線項目獲批。據了解,河南晉開集團鐵路專用線項目位于古城開封,從河南晉開集團廠區直連隴海線興隆莊站,區間線路長2.507公里,鋪軌里程9.891公里。2021-06-16 07:49
據介紹,此次公布的黨政領導領辦的民生實事共10件(項),具有很強的基礎性、普惠性,與群眾切實利益密切相關。各開發區、縣(市、區)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將參照市級清單制定本級黨政領導干部領辦民生實事清單。2021-06-16 07:48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委一號文件都提出,要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延津縣小麥產業發展還存在三方面問題: 一是產業鏈條之間的銜接不夠緊密。2021-06-16 07:29
洛陽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考核管理辦法,未來洛陽博物館數量將基本保持動態平衡,“根據考核結果對博物館施行‘優勝劣汰’,給更多高質量博物館發展機會。洛陽樹威古瓷鑒藏博物館館長陳樹威說,對非國有博物館來說,主管部門針對博物館出臺相關的考核政策是一種激勵和鞭策。2021-06-16 07:22
近日,新余市渝水區鵠山鎮坑里村蘑菇種植基地的大棚內,農戶正在采摘蘑菇。圍繞建設強政治、強能力、強管理、強自律、強素質“五強”書記隊伍,該市創新選拔培育激勵機制,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賦能提速。2021-06-16 07:00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可以幫助我們快遞行業進村的,因為這些主體合作社和社會化服務的組織是社會化資源,可以降低外部的企業包括電商和物流企業的交易成本。花木產業能在沭陽飛速發展離不開快遞強有力的支持,“快遞+電商”讓沭陽縣田間地頭的一個個花木種植大棚成了“聚寶棚”,沭陽縣新河鎮巴房村便是其中的代表。2021-06-16 04:45
易地扶貧搬遷、脫貧摘帽行至起承轉合,但讓全體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深切期盼卻沒有句點。“十三五”期間,我國建成世界最大社會保障網,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9億人,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精準推進重點群體參保,各項社會保險覆蓋范圍不斷擴大。2021-06-16 03:17
客觀認識新時代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河南實際 河南在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中的定位是“奮勇爭先、更加出彩”,必須保持清醒頭腦,發揮優勢,正視不足。2021-06-10 07:45
AI對勞動者就業和中等收入群體的影響也是相對的,有一定的正負可逆性,即便是負面影響,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將壓力變為動力、將阻力變成沖力。必須承認,AI對勞動者就業的沖擊確實比較大,尤其是勞動復雜程度不高、技術含量不是 很強的工種,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大量勞動者失業。2021-06-10 07:42
6月8日,2021年河南省暨省會鄭州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從6月8日至22日,宣傳周活動將歷時14天,其間還將組織開展11項重大活動:河南食品安全與高質量發展論壇、“食源性疾病防治”專題講座、食品安全新媒體普法活動、“食品安全中原行”活動等。2021-06-10 07:39
6月9日,記者從省疾控中心獲悉,按既定的總體工作安排,從6月10日起,全省將集中開展新冠疫苗第二劑次接種工作。從7月份起,我省將繼續開展新冠疫苗第一劑次和第二劑次接種工作。2021-06-10 07:37
平頂山礦區是國家大型煤炭基地;“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黃河大壩是我國在黃河干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鞏縣(今鞏義市)大型鋁土礦為保障國家對鋁土礦的需求作出重要貢獻。2021-06-10 07:37
企業“走出去”可以有效利用境內外優質資源促進高質量發展。6月9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今年前5個月,經省發展改革委備案(核準)的境外非金融類投資達7.4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2.5%,較2019年同期增長17.7%。2021-06-10 07:37
綠樹婆娑,碧波倒影,老屋古樸,巷道幽深,散落于廊前檐上的石雕、木雕、磚雕栩栩如生……夏天的信陽市商城縣馮店鄉郭店村四樓灣美得像一幅畫。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留住鄉愁,四樓灣的變化是商城縣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2021-06-09 08:05
目前使用的一針、兩針、三針疫苗,分別為腺病毒載體疫苗、滅活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 “大家一定要按照要求完成全程接種,不能半途而廢,否則,就達不到疫苗設定的最佳保護效果。2021-06-09 07:55
主考官: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肖世和等6位農業專家組成的機收實打測產組。肖世和評價說,鄭麥1860綜合抗病性強,籽粒千粒重高,是一個有高產潛力的小麥新品種。2021-06-09 07:26
6月8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截至當日17時,我省已收獲小麥6682萬畝,占全省種植面積的78.6%,日投入聯合收割機14萬臺,日進度1047萬畝。夏播進度較去年同期少10.5個百分點。2021-06-09 07:25
6月8日,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從鄭州市統計局獲悉,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2020年,全國已有18個城市常住人口超過千萬,比2010年“六人普”時增加5個。數據顯示,18個常住人口破千萬的城市按人口數量排名分別是:重慶、上海、北京、成都、廣州、深圳、天津、西安、蘇州、鄭州、武漢、杭州、臨沂、石家莊、東莞、青島、長沙和哈爾濱。2021-06-09 07:24
啟動儀式上,駐洛高校學生代表宣讀網絡安全《倡議書》,洛陽市委網信辦向下一站活動舉辦方三門峽市委網信辦交旗。據悉,除了主會場巡展活動,承辦方還策劃組織了網絡安全知識普及講座、網絡安全趣味短視頻聯播等多個宣傳項目,當日參觀人數達1.2萬人次。2021-06-08 08:08
推進實施公共衛生體系提升工程、縣域“三所醫院”提標擴能工程、人才科技生態系統工程等“十大工程”,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助推健康中原建設提質提速。” 實施中醫藥康復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和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所有三級中醫醫院和70%的二級中醫醫院設置規范化康復科,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全部設置治未病科和老年病科。2021-06-08 08:03
(記者 王小萍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雪紅)6月7日,三門峽市“愛心送考”車隊的私家車車主水長江,一大早就來到考生張曉雪的樓下,等待送她去考場。“愛心送考”車輛上綠色絲帶隨風飄揚,生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2021-06-08 07:52
“十四五”期間,河南衛生健康部門將努力再爭創呼吸、神經疾病等3~4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持續完善省級醫學中心專業類別,規劃設置60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體系,提升區域醫療服務能力。2021-06-08 07:45
陪同采訪的該研究院院長劉海富說,“這是特色小麥,每個品種的顏色與生俱來,不添加任何色素。”劉海富繼續說,特色小麥重在營養和保健價值,籽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和多種礦物質,還富含花青素、黃酮等活性物質,是一種保健型糧食作物。2021-06-08 07:44
5月31日,商丘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布,商丘市常住人口為781.6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下同)的736.25萬人相比,增加45.44萬人,增長6.17%,年平均增長率為0.60%。2021-06-07 07:38
“走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發展之路”,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土綠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對我省來說,在國家出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政策后,深挖用地潛力,提升森林質量,促進林業生態建設高質量發展,成為國土綠化的重中之重。2021-06-07 07:37
6月6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截至當日17時,我省已收獲小麥4550萬畝,占全省種植面積的53.5%,日投入聯合收割機13萬臺,日進度996萬畝。分區域來看,信陽麥收基本結束;鄭州、平頂山麥收超八成:鄭州收獲179.6萬畝,占種植面積的87.4%,平頂山收獲296.3萬畝,占種植面積的86.9%;洛陽、南陽、許昌和駐馬店麥收在七成以上:洛陽收獲279萬畝,占種植面積的77%,南陽收獲818.7萬畝,占種植面積的74.2%,許昌收獲252.1萬畝,占種植面積的71.5%,駐馬店收獲815.3萬畝,占種植面積的70.2%;開封麥收過半,收獲面積271.5萬畝;濟源收獲15.9萬畝,焦作收獲103.3萬畝,新鄉收獲229.6萬畝,周口收獲349.5萬畝,商丘收獲221.3萬畝,漯河收獲66.2萬畝。2021-06-06 18:55
山西省通信管理局6月4日消息,山西省持續推進網絡降費工作,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共推出20項扶貧助老助殘專屬資費,目前已累計讓利9092.35萬元。據統計,截至今年4月,三家基礎電信企業面向24.61萬戶中小企業103.12萬戶特殊人群累計讓利9092.35萬元,共推出20項扶貧助老助殘專屬資費。2021-06-06 09:02
中歐班列憑借其時效快、全天候、分段運輸的獨特優勢,成為保障進出口貿易通道、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助力國際防疫合作的重要載體。自2016年3月19日霍爾果斯口岸開行首趟中歐班列以來,開行數量從2016年的不到700列迅速增長至2020年的4722列,年均增長60.7%。2021-06-06 08:45
“這是我們制作的苗族服裝,有手工的,也有機繡的,價格都不一樣……”5月28日,記者走進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的扶貧車間,繡娘楊文麗正在直播銷售特色苗繡產品。楊文麗是扶貧車間負責人,也是化屋村一名“95后”繡娘,幾乎每天,她都會穿上民族服飾,在手機鏡頭前直播。2021-06-06 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