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漢堡G20峰會召開之際,正值全球局勢正在急劇變化之時。東道主德國總理默克爾需要解決三個關鍵問題:德國如何確保G20繼續推動自由貿易及反對保護主義?如何拯救巴黎氣候大會協定?如何增強多邊機構合作應對反全球化潮流?
隨著“一帶一路”的實施,香港可以成為大陸公司尋求海外發展的跳板,也可以是海外公司進入大陸的平臺。 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數據,在2015年,大陸吸引的海外直接投資其中64%是借道香港的,而62%的大陸對外直接投資也經由香港流出。
1994年的某一天,我就已在精神上忠于香港政府,并決心為香港的未來而奮斗。雖然我不是唯一一個有這種想法的,但是當時還是有許多旅居香港的外國人不認同我的觀點,他們更愿相信解放軍駐港以及內地官員接管港府之后,香港將行至末路,這也是當時所盛傳的輿論。
香港回歸中國二十年了。筆者始終認為,世界欠中國一個真正的認可和贊許,而這本應在1997年就給予。對于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的香港,北京賦予其“特別行政區”的地位,并給予了很多特權。
香港特區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施政理念是讓香港更美好、更包容。人們期待政府出臺更具體的措施,讓身體狀況不同的市民從中獲益。目前,香港殘疾人在社會和經濟方面都是最弱勢群體之一。
新加坡將于2018年將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憑借其在區域集團里的優勢,新加坡將促進東盟間的合作、創新和包容性增長。這是東盟和中國合作及促進“一帶一路”倡議的絕佳機會,將促進各國政府、多邊組織和私營部門合作,從而促進國際合作和經濟增長。
國際社會應該高度重視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這一倡議是中國21世紀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內涵豐富、前景清晰、行之有效,將對國際關系和全球經貿產生重大影響。
“一帶一路”倡議就像是不確定世界里的一束亮光,它不僅在亞洲,也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創造了希望。
“一帶一路”倡議的雄心和規模堪稱前無古人,也將面臨眾多復雜挑戰。這一倡議將提供非凡的機遇,讓亞洲走上一條均衡的、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中國領導層承諾將會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取得成功,這很有說服力且完全可以預期。未來,在財政和人力資源以及知識的推動下,一切將會朝正確方向發展。
中國向“一帶一路”倡議投入了眾多政治、能源和金融資源,該倡議在過去四年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
作為21世紀重要的地緣政治戰略,“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正式提出以來,歷經四年仍然勢頭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