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在幾年前就已開始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然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2017年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草案都再次強調了促進消費增長這一工作重心。目前為止,中國成功實現了經濟節奏的調整。
在中國一年一度的兩會召開期間,密切關注中國的觀察家們會對官員發言、新聞發布會、發布的政策、評論言論進行詳細解讀。中國的經濟走向如何?兩會出臺了什么新政策?有哪些驚喜?又有哪些問題尚未得到解決?
在兩會召開之際,中國日報網獨家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與讀者共同分享她當選政協委員以來對提案提交的心得和今年提交的提案。
2017年3月5日上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全國人民大表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總結了中國過去一年所取得的成就,并為新的一年制定了社會經濟發展目標。
北京步入“兩會時間”,世界各國對中國兩會的最大期望總結起來也就一個詞:穩定。
在兩會召開之際,中國日報網獨家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京劇表演藝術家孫萍,與讀者共同分享她當選政協委員十五年來對提案提交的心得和今年即將提交的提案。
全國政協提案是我們國家政治制度非常重要的一個機制,提案工作做好了以后對政策的推動意義非常重大。
歐洲和美國人民對政治的不滿愈演愈烈,這似乎完全發生在民調和權威專家、精英的眼皮底下。全球經濟增長在很多方面都緊緊跟隨美國經濟增長趨勢。當前,有兩種對美國未來經濟截然相反的極端看法。
習主席在G20杭州峰會上說過:“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他在本次達沃斯論壇上為本國和全世界公民的福祉考慮,讓中國成為行動派的表率。
美國2016年宣布擱置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這絕不僅僅是一項貿易協議的松動,現在很多人都意識到“美國治下世界模式”的局限性。美國放棄TPP最根本原因是美國還沒能找到一種商業模式用來維系當前世界經濟和地緣上的復雜結構。
在2017年初召開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恰逢唐納德?特朗普就職之時。前者主張全球合作共贏,后者推行國內貿易保護和去全球化。
“領導力:應勢而為、勇于擔當”是今年達沃斯的主題,論壇也提出了一系列系統行動倡議,這里面有很多關鍵詞,比如“消費”、“數字化”與中國2017年的經濟發展高度相關。國內消費結構升級和數字革命將成為中國經濟的主要引擎,這個趨勢是在過去幾年漸漸形成的。
中國不僅是過去30年開放與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近年來也在國際貿易與發展中發揮了領導作用,并在作為其基礎的全球性機構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