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柴壩渡口大慘案
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費訂閱30天中國日報雙語手機報。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我有幸參加了瀘水縣文聯組織開展的“銘記歷史,珍愛和平”采風活動。當車子在上江鄉蜿蜒行進,漫步怒江畔,聽江風徐徐,看渡船悠悠,觀自由的小鳥在林中飛舞,賞透明清澈的怒江水,置身于花團錦簇之中,行走于茂密翠綠的甘蔗地邊,心境的陰霾似乎蕩然無存,靜觀藍天上那一朵朵、一團團漫游的浮云,看它們愜意地同大地上千樹萬花盛開的瓣蕾疊聚,形成天地融融、滿園春色的絕美畫面,我也仿佛流連在世外桃源般的圣境里。
當車子在在瀘水縣上江鄉栗柴壩渡口停下的時候,我的思緒還在游蕩,還一直在美景之中沉醉,直到我突然望見那一座高聳入云而又莊嚴肅穆的紀念碑,遠遠望去,它像一柄驅除黑暗、呼喚光明的利劍,刺破青天鍔未殘;又像一支巨筆,永遠不停地書寫著波瀾壯闊、既往開來的革命史詩。

走到紀念碑前,剛剛還明媚的心情突然變得些許沉重,看見碑周圍布滿了花圈和花環,眼睛也有點濕潤,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想要讓自己慢慢冷靜下來,然后,我仔細而虔誠地盯著紀念碑,用心地閱讀這段記錄歷史的文字。
“瀘水縣上江鄉栗柴壩渡口,東連保山、云龍,西通騰沖和緬甸聯邦,為我國南方絲綢之路的怒江古渡口之一。公元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太平洋戰爭,占領東南亞,旋即向我滇西進犯。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九日,侵華日軍一部自騰沖越過高黎貢山,進犯瀘水。日軍竄至栗柴壩西岸時,發現渡口已被我東岸守軍封鎖,不能渡江東犯,便惱羞成怒,向我滯留在西岸的難民發難。當時西岸待渡的難民共有三百余人,多數是從緬甸逃回祖國的華僑同胞,一部分是騰沖、龍陵逃向內地的難民,他們中有白發蒼蒼的老人,也有嗷嗷待哺的乳嬰。日本法西斯強盜公然向這些手無寸鐵的無辜難民架起機槍,先將男性難民捆綁集中,用機槍掃死,然后對婦女難民進行強奸屠殺。除少數脫險者外,有二百九十余名難民同胞慘遭殺害,一時江岸積尸成堆,死難者的鮮血染紅了大江。這就是日本帝國主義踐踏瀘水土地所制造慘絕人寰的栗柴壩渡口大慘案。栗柴壩慘案發生后,怒江各族各界人士,同仇敵愾,一致動員起來,紛紛響應李根源先生抗日救亡的號召,投入抗日救亡斗爭,組織福、碧、瀘,練民眾自衛支隊,與抗日軍隊協同配合,展開游擊戰,堅決拒敵于怒江西岸。怒江軍民聯合抗戰,牽制了日軍的“東進”侵略計劃,為一九四四年秋季我滇西抗戰大反攻,徹底消滅日本侵略軍的戰局爭取了時間,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讀著、讀著,我的心哽咽著,萬千思緒隨著這段屈辱的歷史飛舞,讀著碑上記載的那些死去的無辜的人們的數字,心里是一陣陣的悲痛,碑上記載的每一個數字、每一個符號,無時無刻不在彰顯日本法西斯的罪惡。我的內心頓時升起一連串的感嘆號,它敲打著我,讓我震驚,讓我感慨。逝者已矣,墓碑無聲,但輕輕拂去歷史的煙塵,我仿佛看見歲月深處有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換回了和平年代,看見歷史的畫面如電影情節一樣清晰。
思緒飛揚,我們采訪的一行人的腳步卻一直沒有停歇,尋著歷史的足跡,我們首先來到了九十三歲的夏鳳仙老人家里,坐在他家的走廊上聽這位頭發斑白,說話都有點吃力的老人回憶那段屈辱的歷史。據他介紹,他在1942年5月在丙貢被日本人抓住去當挑夫,為日本人送米和挑東西,和他一起被抓的還有石相明,他們被帶到了緬甸,在密支那被當作伙夫,為日本人燒火做飯。1952年10月左右,在緬甸,白天他躲在黃竹林中,晚上抓住機會逃跑,隨后他逃到騰沖,被一個好心的楊保長帶到山洞里躲藏,然后,他就在騰沖當了6年半的長工。據他回憶,當時日本人就駐扎在蠻輝對面的觀音寺里。他痛斥道,日本人真是無惡不作,燒、殺、搶、奸,見到村民家中有什么就拿什么。
接著,我們一行人又來到了92歲的汪世才老人家中,他回憶了日本鬼子在丙貢的種種罪行,比如日本人如何用機槍殺牛、殺人的兇殘,最后又如何被遠征軍的飛機嚇跑的狼狽。他還繪聲繪色地描述了在1944年198師用鐵絲栓住油桶渡過怒江,從栗柴壩過來,進入丙貢,和蠻輝山上的日本鬼子英勇作戰的情形。
最后,我們走進了84歲的周柄坤老人的院子。他回憶了當年他和小伙伴被日本人抓住,最后他如何從日本鬼子手中逃脫;他還回憶了日本人如何變態而殘忍地奸污,接著又如何兇殘地打人和殺人的經過。他還清楚地記得日本人如何兇狠的燒死了一位老奶奶的場景。
聽完三個老人的回顧,心情特別壓抑,沉浸在悲憤之中,心緒沉重,仿佛胸口也被大石頭壓著,我久久回不了神,我難以想象這么美麗的村落居然能夠承載這么厚重的歷史!緩緩地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出老人家的院子,我們最終還是決定去親自觀音寺目睹一番,想要去親眼見證昔日的日軍駐地是否還有一些戰爭的遺跡?
登上通往觀音寺的山坡,我也終于從被“歷史”洗劫成零落散亂的一地碎屑中慢慢理出一些頭緒,回眸這段歷史對于我們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過著優越生活的人而言,的確是難以領悟的。正如滇西這片并不遼闊的戰場上那一個個原本符號般的地名,在我的心中竟如橫亙在西南邊陲的蒼茫群山,那不僅僅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松山和松山之上7600多名遠征軍人的忠骨,還有高黎貢山、北齋公房山口、龍陵、畹町中緬邊境上那一個個毫不起眼的高地,還有那“玉碎”之城騰沖……而那些在這個歷史場景里、在這些地名上出現過的軍人,他們有些也終于在我的心里面目清晰起來,但絕大部分依然模糊,他們曾擁有各自不相同的身份、經歷,走上這片戰場也未必初衷如一,但他們卻以同一個名字和身份,兌現著軍人最終極的責任,為了國家、民族的生而沒有選擇地去死,死在仰面進攻之路的槍林彈雨里、死在友軍飛機支援的炸彈下、死在近距離巷戰的冷槍中、死在與敵人面對面肉搏的刺刀下……我第一次深刻地意識到,回到這個真實的歷史場景里時,我依然無法回避脆弱的生命,無法正視死亡之慘烈。
回顧歷史,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曾經是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中國的先人們以自己的聰明和努力,影響了世界,改變了世界,同樣為我們書寫了耀眼的中華文明史。
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該清楚地記住中國人民自己的歷史;應該記住鴉片戰爭后帝國主義列強如何將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國;應該記住我們的領土被瓜分、人民被殺戮、資源被劫掠、尊嚴被剝奪、文明被破壞,中華民族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更應該記住面對破碎的國土,面對受苦受難的人民,中華民族不屈的個性在一個個愛國的仁人志士身上迸發,他們以鮮血和生命開始探索救國救民之路,開始對侵略者進行英勇的還擊,共產黨帶領一代又一代勤勞不屈的中國人不僅贏得了國家的獨立,還將貧窮落后的舊中國建設成了一個欣欣向榮的新中國,讓中華民族再一次自豪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當然,我們最應該記住的還是那一串串英雄的名字,才能記住那一段段血淚斑斑屈辱的歷史,正是有了無數這樣的民族英雄,中華民族才在災難中尋找到了救國之路;正是有這樣的英雄,中華民族才打敗了侵略者,結束了外族的入侵。
今天,我們再也沒有血風腥雨的殘忍,再也不用經受餐風宿露的嚴酷,我們的物質生活大大豐富了,生活環境大大改善了。飲水思源,我們都心知肚明,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但是,在物欲橫流的今天,我們捫心自問過沒有?我們應該如何繼承烈士的遺志?如何高舉烈士的旗幟?如何告慰烈士的英靈?如何才能做到無愧于黨和人民?我們在享受快樂與幸福的日子里,可曾想過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可曾想過那個時代我們的同齡人是怎樣用鮮血和生命捍衛民主與自由、捍衛祖國的尊嚴、爭取民族解放的?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剝開歷史厚重的殼,感恩現在美好的生活,有助于我感悟人生、堅定信念;有助于我自省、自警、自勵;有助于我心平、氣順、神清、目明。同時,對我的追求是一個觀照,對我的思想是一記鞭策,對我的靈魂是一種洗禮。或許這就是此次上江采風之行我所獲得的最大收獲。
作者簡介:呂勝菊,女,生于1971年,漢族,中學高級教師,從1993年到2012年2月一直在瀘水縣的鄉鎮中學從事英語教學,任教期間有多篇教學論文獲得國家級和省級一等獎,現在怒江州瀘水縣文體廣電局從事英語主持,副研究館員。


- 安倍未經投票連任總裁 網友:簡直是場“鬧劇”
- 難民危機進展:法英作出承諾 匈牙利防長辭職
- 美國大選新風向 政治廣告看重社交媒體
- 農產品價格直線下跌 歐盟決定撥5億緩解困境
- 數千難民新抵慕尼黑 各國就接收難民人數陸續表態


- 地球的顏值居然可以這么高
- 不得民心
- 世界上最性感的脫衣舞娘
-
設計師給兒子做了一個會變形的蛋糕
- 世錦賽溫馨一幕:“肇事”攝像師送博爾特手鏈 飛人豎大拇指
24小時新聞排行
24小時熱評排行
獨家策劃
當地時間2015年7月14日,英國倫敦,動物保護者帶狐貍面具舉行游行示威,反對政府恢復狐貍捕殺法案。
詳細>>精彩推薦
- [熱點] 53歲克魯尼被曝造人成功 嬌妻已懷孕3月
- [電影] 《少年時代》拿下英國電影學院獎
- [頒獎] 第57屆格萊美獲獎名單出爐
- [熱議] 筷子兄弟方否認全美音樂獎買獎:買得起嗎
- [拍賣] 瑪麗蓮夢露300件遺物將拍賣 預計可以售出621萬
- [電影] 環球難以終結《速激》系列 辟謠稱至少還有三部
- [熱點] 《西游記》重播3000次 六小齡童申吉尼斯
- [蠟像] 海瑟薇新蠟像嚇人 發型土氣張血盆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