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60項世界遺產,填補了寧夏空白;六盤山紅軍長征旅游區、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實現5A級景區地級市全覆蓋;中衛大漠黃河(沙坡頭)旅游度假區評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帶動寧夏全域旅游蓬勃發展。
寧夏以“塞上江南·神奇寧夏”為IP統領,打造“到寧夏,給心靈放個假”“星星的故鄉”等差異化子品牌,“寧夏歸來不看沙”“世界葡萄酒之都”“世界文化遺產地”對外吸引力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十四五”以來的五年,寧夏旅游業發展突飛猛進,旅游市場活力持續迸發,游客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銀川鳳凰幻城、漫葡小鎮、圖蘭朵小鎮等為代表的旅游新場景,培育形成富有寧夏地域特色文旅IP,全區接待國內外游客人數、旅游花費分別由2020年的3429.54萬人次、199.06億元增加到2024年8129.78萬人次、769.77億元,年均增速24.08%和40.23%,旅游業服務
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支撐作用不斷顯現,成為彰顯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
依托寧夏旅游資源分布、產業發展基礎、資源環境容量,編制《寧夏“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寧夏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黃河、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寧夏段)建設保護規劃》等重大規劃20余項,制定《關于進一步做優做強旅游業的實施意見》《寧夏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引客入寧”以獎代補管理辦法》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性文件,全力構建“一軸一廊一核三區”全域發展新格局(一軸:打造黃河文化旅游發展軸;一廊:打造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文化旅游長廊;一核:強化銀川文化旅游發展核心區功能;三區:打造中衛休閑度假旅游區、六盤山生態紅色文化融合區、東部歷史文化展示區),著力推動景區旅游向綜合旅游轉變、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單一鏈條向產業集群發展,實現產業深度融合并迭代升級,加快建設彰顯寧夏魅力、度假體驗豐富的西部國際旅游目的地。
寧夏始終把“發展特色旅游、全域旅游”作為做優做強寧夏旅游業的“金鑰匙”,著力提升寧夏旅游業核心競爭力、產業協同度,推動文旅產業縱向深耕產業鏈,橫向融合新業態。
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示范工程,累計接待鄉村旅游游客1600萬人次左右,實現旅游花費14億元左右,46個村鎮入選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鎮,西吉龍王壩村、利通區牛家坊村成為助力鄉村振興、促進民族團結的發展典型。
連續舉辦四屆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節,培育葡萄酒酒莊類、枸杞類旅游景區24家,“葡萄酒+文旅產業”發展模式被國家發改委列入先行區建設典型案例,寧夏被授予“推薦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稱號。
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星星的故鄉”特色旅游品牌,舉辦星空旅游大會、星空朗讀等特色活動,打造沙漠星星酒店、星空探秘營地等度假產品,“星星的故鄉”成為寧夏文旅創新IP,是寧夏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樣板。
沙漠星星酒店、鉆石酒店、安漠酒店等一批高端住宿集群,推動上河堡文化旅游綜合體等一批重大項目落戶寧夏;以銀川花博園—覽山公園—閱海湖為代表的城市新地標,覽山公園成為深受游客熱捧的網紅打卡點;《看見賀蘭》《不朽的長城》《沙坡頭盛典》等一批精品旅游演藝,成為吸引睛引流的亮麗名片。“暢游寧夏·悅享生活”等特色活動,實施“引客入寧”優惠、減免景區門票等一系列促消費、惠民生舉措,全力推動寧夏文旅消費市場繁榮興旺、活力奔涌。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