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夏文化和旅游廳、公安廳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全區旅游環境綜合治理三年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持續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優化旅游消費環境,營造“人人是形象、處處是風景、事事是環境”的濃厚氛圍,切實解決“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堵點難點問題。
持續開展“智慧游”服務設施改造提升行動。寧夏推廣運用“智游寧夏”平臺,實現文化和旅游市場實時監控、預警預報、投訴處理、數據分析等功能。以游客體驗為核心,把“智游寧夏”打造成為面向游客的市場化平臺。暢通“12345”等舉報投訴渠道,提供多渠道投訴入口,維護游客合法權益,做到“訴求有人管、退貨辦得了、輿情有回應、反饋有溫度”。
持續開展“放心吃”餐飲治理提升行動。寧夏加大對營業餐飲服務單位的巡查力度,嚴厲打擊使用假冒偽劣食品行為、天價餐飲欺客宰客、價格違法、未明碼標價、售賣食品不衛生以及食品過期等違法行為,推行“明廚亮灶+互聯網”工程,督促餐飲經營者樹立守法經營良好形象。持續推進鄉村旅游示范點、田園綜合體建設,打造農旅融合示范新樣板。
持續開展“舒心住”住宿治理提升行動。寧夏針對住宿業存在的服務質量不高、旅游旺季不合理漲價等問題,著重對社會賓館、民宿、鄉村旅游接待點、星級旅游飯店網上預約訂房毀約退房、未明碼標價、虛假宣傳以及社會賓館冒用星級稱謂和星級標識誤導欺詐消費者等問題進行規范治理,為游客提供舒心、安全的住宿環境。
持續開展“安心行”交通治理提升行動。寧夏對火車站、機場、汽車站以及景區等重要節點存在的游客打車難問題進行整治,嚴厲打擊出租車拒載、惡意拼車等違法違規行為;對邊施工、邊通車路段車輛安全保通情況進行排查;嚴查非法營運旅游包車、車輛超速超員、疲勞駕駛、危險駕駛,司乘人員及乘客不系安全帶等違法行為;探索解決夜經濟聚集區等部分游客聚集場所停車難、停車貴等頑疾。完善公路沿線適宜地段觀光停靠點、觀景平臺、服務區等配套服務設施,打造生態旅游風景道。
持續開展“稱心游”規范治理提升活動。寧夏修建完善休閑綠道、自行車道、登山步道、自駕房車營地等基礎服務設施。嚴查景區是否嚴格遵守明碼標價規定,指導依法降低偏高價格。嚴厲打擊以“黑車”、“黑導”、微信群、QQ群、俱樂部等形式,組織開展“低價”誘騙游客、強迫或變相強制購物等問題。以整治旅游廁所、道路沿線等旅游衛生環境不達標、環保意識不強為重點,加強旅游行業環境衛生整治。
持續開展“省心購”購物治理提升活動。寧夏嚴肅查處旅游購物市場的虛假宣傳、虛假廣告、商標違法、專利侵權、價格違法、計量違法、商業賄賂和誘導、欺騙游客購物等擾亂旅游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大力整治旅游購物店封閉式、包廂式、“洗腦式”銷售模式,支持各地探索建立購物先行賠付制度。
持續開展“開心娛”娛樂環境治理提升行動。寧夏嚴厲打擊“黃、賭、毒”違法犯罪行為,從嚴查處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落實未成年人禁入不嚴格、未設置未成年人禁入標識等違規經營行為。加強協同監管,督促轄區內劇本娛樂經營場所履行備案手續,確保備案率達到100%。強化“密室逃脫”“劇本殺”“電競酒店”等新業態監管,依法依規開展新型文化娛樂場所消防設計審查、消防驗收、備案抽查工作。
持續開展“優服務”質量標準體系提升行動。寧夏結合實際,實施一批帶動作用明顯的旅游服務標準化示范工程。全區所有5A級景區應探索推出符合實際、特色鮮明、示范帶動性強的景區服務標準。各地要指導支持等級民宿、星級飯店、出境組團社、導游講解員等旅游市場主體及從業人員探索推出形式多樣、簡潔高效的服務模式、服務品牌、技術標準等。
持續開展“講文明”全民素養提升行動。寧夏持續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宣傳教育,在火車站及公交車站、機場等場所,設立文明宣傳欄,懸掛文明標語,組織開展文明旅游集中宣傳活動,解答游客咨詢、勸導文明出游、協助維持秩序、引導廣大游客積極做文明旅游的踐行者。
持續開展“守底線”旅游安全保障提升行動。寧夏對文化旅游經營場所進行全面摸排,嚴防“小火亡人”“小部位”事故發生。持續加大安全投入,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在臨崖、臨水等危險區域設置紅外監控提醒設備,不斷提高安全技防水平。節日期間日游客高峰時期,景區周邊醫療機構、急救站點要暢通綠色急救通道,保證傷病員得到及時快速救治,各級醫療應急隊伍要加強救援準備,堅持隊伍、藥品、器械和車輛24小時備勤,確保如遇突發事件能源持續供應,醫療設備正常運轉,專業人員及時到位,不斷強化游客出游醫療應急救援保障,積極構建景區30分鐘應急救援救治圈,切實保障游客生命安全。(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