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水幼兒園血鉛異常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7月8日上午,甘肅省天水市聯合調查組公布了當地幼兒血鉛異常問題調查處置情況的通報。事件起因為園方人員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彩繪顏料,稀釋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而包裝明確標識不可食用。
截至7日晚10時,涉事幼兒園現就讀的251名幼兒已全部檢測。經國家、省聯合醫療專家組根據血鉛標準認定,血鉛異常233人、正常18人。
目前,公安機關以涉嫌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將朱某琳、李某芳等8人依法刑事拘留,對另外兩人依法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紀檢監察機關已啟動調查程序,對監管失職、瀆職的人員,將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追責問責。
與此同時,救治工作正在全面展開,有關部門已組建專家組全力開展醫療救治。南方評論指出,要不落一人地對所有“血鉛異常”的兒童和老師進行檢查,應醫盡醫,最大程度降低事件的傷害性,減輕事件給家長帶來的疑慮和恐慌。
孩子們本無辜,此事帶來的震驚與焦慮牽動著萬千家長的心。兒童缺乏自我保護能力,他們的安全,全靠家庭、學校、政府和社會多方合力守護。此次事件敲響警鐘:校園食品安全監管不能走過場,從業人員培訓不能被忽視,責任鏈條要明確,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嚴謹、負責,不可僥幸。
正如央廣網微信公眾號文章所言,查清“毒源”只是第一步,由此展開的追責、懲處、制度完善、幼兒長期健康檢測等工作,必須持續推進和落實。唯有直面問題,才能真正還受害家庭以公道,給社會公眾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