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近300件寧夏固原出土的珍貴文物將亮相上海博物館東館第二特展廳,開啟為期4個月的“華彩六盤:寧夏固原文物精品展”。這是固原文物首次大規模在上海集中展示,其中包含多件國家一級文物和最新考古發現。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唐代詩人王維筆下的蕭關古道,就位于今日的固原。為了給觀眾呈現一部來自千年絲路重鎮的文化交融史詩,此次展覽精心設計了兩周、南北朝、隋唐三大篇章。
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彭陽姚河塬遺址出土的“稼稷”卜骨聞名遐邇,其有力佐證了西周在六盤山分封“獲國”的史實,同時展出的象牙梳、銅簋等禮器,再現了周王朝禮樂文明在邊陲的扎根歷程;北周李賢墓出土的鎏金銀壺、玻璃器等絲路瑰寶,以及隋唐史氏家族墓中的精美壁畫,見證了固原作為絲路東段北道樞紐的繁榮,直觀呈現異域與中華文化的融合之美。
固原市第二屆文創產品設計大賽的獲獎轉化產品及本土優秀非遺文創產品將隨文物一同亮相,并在展廳特設文創展銷區。(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