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開封5月30日電(記者 萬月英)5月28日,2025年“全國網絡普法行·河南站”活動在河南省開封市舉辦,記者來到開封市司法局,對“碼上監督”智慧執法平臺與《宋都調解》法治欄目的創新實踐進行專題調研。
在古都開封,一場以法治為核心的改革創新正在悄然改變著這座城市的治理面貌。開封市司法局創新推出的“碼上監督”與“宋都調解”雙軌機制,不僅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法治保障,更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法治的溫度與力量。
“碼上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過去行政執法機關到我們企業來大多數是來例行檢查的,如今主動上門過來聽取我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一些意見與建議,幫助我們協調解決在經營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難題,這樣的話也有助于我們在開封更有信心地干大事?!逼嫒鹌囬_封基地辦公室主任崔昕玥的感慨,折射出執法理念從“管理者”向“服務者”的轉變。
“無事不打擾,入企執法必掃碼”,開封市司法局局長祖鵬向記者介紹,“過去企業最頭疼的就是‘突擊檢查’和‘多頭執法’,現在有了掃碼(制度),執法人員不掃碼連企業大門都進不了?!彼f的“掃碼制度”,指的是該市2023年5月在全國首創的“依法行政·碼上監督”平臺。
這一創新平臺要求所有行政執法人員入企檢查時必須掃描企業專屬的“汴企通”二維碼。祖鵬詳細解釋道:“系統會記錄執法時間、人員、事由等關鍵信息,實現執法全過程留痕、可追溯。更重要的是,平臺專門設置了企業評價端口,既保障了企業的監督權,又能通過實名或匿名評價機制,推動執法部門持續提升工作質效?!?/p>
這一創新機制在實踐中成效顯著。河南天地藥業因未辦理取水許可被立案調查后,通過“碼上監督”平臺及時申訴。鑒于企業主動整改且未造成實際危害,水利部門依法作出不予處罰決定。平臺運行以來,類似體現執法溫度的案件不斷涌現,既有剛性約束的“力度”,又有人性化執法的“溫度”,讓市場主體真切感受到行政執法在規范化、透明度方面的全面提升,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據開封市司法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市入企執法檢查266次,較2024年同期下降59.7%;涉企立案查處3起并全部辦結,較2024年同期下降92.86%,實現檢查頻次與案件數量“雙下降”。
祖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個平臺就像給企業裝了一個‘電子護身符’。我們通過科技手段將行政執法關進‘數據鐵籠’,既規范了執法行為,又減輕了企業負擔。”
“宋都調解”:讓矛盾化解在基層
如果說“碼上監督”規范了權力運行,那么“宋都調解”則溫暖了百姓心田。在開封市司法局的調解室,記者通過大屏幕全程觀看了一起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的調解過程。
“我買菜經過籃球場,沒想到會摔成這樣……”70歲的樊老太坐在輪椅上,聲音顫抖地講述著遭遇。調解員黃喜榮一邊查看醫療單據,一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自甘風險”原則,經過耐心調解,最終促成對方同意賠償4萬元。這樣的溫情調解場景,在開封市“宋都調解”實踐中已屢見不鮮。
據開封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宋都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胡微微介紹,《宋都調解》欄目是由開封市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開辦、開封市司法局拍攝制作的電視普法欄目。自2011年12月開播以來,14年間已累計播出359期,總時長超6萬分鐘。這檔以服務性和教育性為導向的欄目,創新采用“調解中普法、普法中調解”的模式,每期精選典型調解案例,邀請律師和法學專家以案釋法,將調解與普法有機融合,真正實現了“調解一起、普及一法、播出一期、教育一片”的法治宣傳效果,成為群眾信賴的“公平秤”。
2023年11月,開封市宋都人民調解委員會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單位,被中央政法委表彰為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該欄目不僅有全市8000余名調解員作為中堅力量,還聘請100余名退居二線的政法干部、800余名律師加入調解隊伍,同時邀請50余名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政協常委以及政法、住建、衛健、婦聯等領域工作專家擔任人民調解監督指導員,為欄目注入智慧與動能。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許多群眾間的矛盾糾紛如果得不到及時化解,很可能從民事糾紛升級為刑事案件?!焙⑽⒈硎尽Mㄟ^“實景式”調解與“靶向式”普法的創新模式,欄目已成功調解矛盾糾紛600余起,涉及婚姻家庭、鄰里關系、農民工欠薪等民生熱點領域,深入解讀憲法、民法典、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依托電視平臺,同時通過微視頻、抖音等融媒體渠道廣泛傳播,真正實現了“一期節目就是一堂生動普法課”的傳播效果,有效提升了群眾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
“有矛盾糾紛,找《宋都調解》!”當問及群眾,他們不假思索的信任道出了這檔法治電視普法欄目的影響力。“我和老伴兒都是《宋都調解》的忠實觀眾,節目里運用的那些矛盾調解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用到?!惫臉菂^居民黃大媽對欄目贊不絕口。如今,這檔法治節目不僅成為群眾化解矛盾的“第一選擇”,其熱線電話更是架起了百姓與法治的“連心橋”。
雙向賦能: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
開封市司法局創新打造的“碼上監督”與“宋都調解”雙軌機制,在實踐中展現出顯著的協同效應。通過制度創新和資源整合,兩大平臺實現優勢互補、效能疊加:
“碼上監督”平臺以數字化手段規范執法流程,通過“一企一碼”實現全過程留痕,構建公平透明的監管環境;“宋都調解”機制則發揮柔性治理優勢,將矛盾化解在基層,讓法治精神以更溫暖的方式浸潤民心。這種“剛性約束”與“柔性治理”的有機融合,既提升了執法效能與治理溫度,更生動詮釋了“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的治理理念,為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貢獻了“開封智慧”和“開封方案”。
“法治既是治理手段,更是發展基石。”祖鵬在接受專訪時強調,“我們通過‘碼上監督’規范政府行為,通過‘宋都調解’化解社會矛盾,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市場主體安心經營、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當被問及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規劃時,祖鵬表示司法局將從四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強化普法宣傳教育。以“普法進企業”為重點,針對不同行業企業特點開展“菜單式”普法,讓法治宣傳更接地氣、更見實效;二是深化“服務型執法”。在更多領域推廣“一企一冊”送法入企活動,讓執法既有力度更有溫度;三是發揮平臺全過程監管。推進“碼上監督”平臺功能升級,強化執法數據智能分析,實現風險早預警、問題早處置;四是加強涉企糾紛調處化解。開辟矛盾糾紛化解“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調解,依法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
從“碼上監督”的剛性約束,到“宋都調解”的柔性化解,開封市司法局正在用法治這支筆,書寫著營商環境優化與社會治理創新的新篇章。在這座千年古都,法治不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成為了可知可感的溫度、可見可及的服務。隨著改革創新的持續深化,開封的法治建設必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