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5月9日電 綜合外媒報道,由于擔心特朗普政府最新關稅政策的影響,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紛紛趕在政策生效前采取行動,爭相搶購進口商品、大量囤貨,三月份美國貿易逆差隨之飆升至創紀錄的1405億美元。但相比之下,美國對外出口卻增長甚微。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站(ABC News)報道稱,美國關稅政策已導致依賴全球供應鏈的企業運營成本上升,最終將轉嫁為日常消費品價格上漲。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分析師們在7日的簡報中警告,關稅引發的不確定性仍處高位,未來數月或出現更廣泛的前置采購跡象。
美國人口調查局(U.S. Census Bureau)和美國經濟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也認為,三月份進口額的激增表明人們對即將帶來巨大影響的關稅感到擔憂。
另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6日報道,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沖擊波已蔓延至“幾乎全部美國出口”,全美各地港口出口暴跌。這場始于航運商削減全球訂單引發的進口驟降,如今已演變為全美性的出口萎縮。
報道援引貿易追蹤機構Vizion的數據,美國對全球的出口自一月份開始下滑,現已波及全美大多數港口。大豆、玉米和牛肉等主要農產品遭受最沉重打擊,港口數據也進一步印證美國農產品外運能力的缺失。Vizion負責戰略業務發展的副總裁本·特雷西(Ben Tracy)更指出:“幾乎全美出口都受到了沖擊。”
與此同時,盡管白宮堅稱新關稅政策有助于縮小美國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重振本土制造業并增加政府收入,但經濟學家認為,這些關稅措施將給全世界的企業、家庭和經濟帶來嚴重后果。
法國巴黎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伊莎貝爾·馬特奧伊·拉戈(Isabelle Mateosy Lago)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將在短期內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的負面沖擊,其最終稅率可能比預期更高且持續時間更長。”
據悉,瑞典電器制造商伊萊克斯等企業下調了商業預期,汽車制造商沃爾沃、電腦配件制造商羅技以及英國跨國酒業集團帝亞吉歐也因前景不明而放棄了企業目標。5月2日,美國正式終止了對來自中國價值不超過800美元的小額包裹給予免征關稅的政策,這對許多小企業來說更是致命打擊。
全球貿易咨詢公司Trade Force Multiplier首席執行官辛迪·艾倫(Cindy Allen)表示:“對公司和客戶來說,關稅從零到145%是站不住腳的。我看到很多中小型企業選擇完全退出市場。”
包括高盛在內的多家機構認為,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衰退概率達45%。高盛首席經濟學家簡·哈祖斯(Jan Hatzius)分析指出:“我們預計(美國在)其他領域將出臺更多關稅措施——如醫藥、半導體,還有可能包括電影產業,并且一些暫緩實施的‘對等’關稅最終生效的風險仍存。”
(編譯:高琳琳 編輯:陳丹妮 韓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