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5月2日電(記者程思琪)5月1日,上海市民李萌在上海西岸夢中心的沿江步道悠閑漫步。她的“五一計劃”清單上列著:打卡濱江市集、看城市光影秀、去寵物友好咖啡店……“以前小長假總會安排外地旅游,今年我打算留在上海,把平時沒時間去的地方都看看。”李萌的選擇并非個例,城市微度假正成為不少市民這個“五一”假期的關鍵詞。
在上海徐匯區的西岸夢中心商圈,眾多市民與游客來此休閑度假。新華社發
據了解,所謂“微度假”,即人們以本地為中心,基于興趣愛好或某種體驗,在周末或假日進行短期度假的一種休閑方式。微度假既包含騎行、露營、市集等戶外活動,也涵蓋線下音樂會、藝術展覽、主題市集等文化體驗。多位受訪者告訴記者,與長途旅行相比,微度假強調的“高性價比”與“深度體驗”更能滿足年輕消費者的喜好,這也讓微度假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深圳市民張運今年“五一”假期也計劃來一場本地游微度假?!耙环矫媸墙衲晟钲诒镜氐奈穆没顒雍茇S富,吸引著大家去體驗;另外一方面‘五一’假期是旅游高峰期,平日工作忙碌,假日本就想好好休息,再去外地旅游難免更加疲憊?!睆堖\說,“我打算帶家人開車去附近看看海、唱唱歌,比擠景點輕松多了”。
張運的話道出了不少人的想法。“當城市提供足夠多元的場景,即使是生活在這里的人,也未必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一座公園、一條濱江帶,都可能成為精神棲息地?!崩蠲日f,“而且因為居住在這里,你的出行安排完全可以隨心所欲,不會出現在外地旅行時因行程緊張只能走馬觀花的情況。”
城市微度假的現象已成為趨勢。相關平臺數據顯示,2024年“五一”期間,休閑玩樂訂單量同比翻倍增長,其中上海、成都、重慶、北京、深圳、武漢、長沙、廣州、杭州、西安等城市的玩樂消費最旺。艾媒咨詢首席執行官張毅分析,這種趨勢背后,是城市新消費與市場新需求的“雙向奔赴”:一方面,商業體通過業態創新打造復合場景;另一方面,年輕人正在重新定義“度假”的意義——松弛感取代打卡式奔波,本地探索替代異地旅游。
“這個假期我要留在上海,參加明日方舟線下音樂會。”上海人宋馳是游戲《明日方舟》的玩家,“聽說近期還有上海國際花展、咖啡生活節等活動,我已經計劃好了,打算都去看看?!睋魅辗街劬€下音樂會主辦方介紹,此次線下音樂會預計有近8萬人參加,不少本地消費者也熱情參與,以去年同期線下音樂會數據為例,其中近30%的消費者來自本地。
“微度假的出現是現代人生活方式發生轉變的一種體現,人們更加重視生活品質和自我感受,也為城市的假期文旅消費注入新動能?!睆堃阏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