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4月7日電(記者 張余) 2025年4月1日,《中國日報》頭版及第2版整版刊發報道Xiong'an: An emerging hub of innovation, livability。文章介紹了雄安新區設立八年來,通過聚焦建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打造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構筑新時代宜業宜居的人民之城等逐步建設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
以下為報道全文:
河北雄安:蓬勃發展的創新與宜居之城
42歲的研究員陳洪勝已經在雄安新區待了一年多,在那里構建了全新的生活。雄安新區位于北京市西南約100公里處,在河北省境內,是一塊正在崛起的創新高地。八年前設立的雄安新區,旨在探索破解“大城市病”的路徑。
隨著雄安新區聚焦建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陳洪勝作為疏解員工一員,被雄安新區的發展機遇、高端產業,以及高質量的城市生活環境所吸引。
陳洪勝作為疏解員工,是雄安新居民的典型代表。在雄安這座新城工作和居住了一年多后,他正努力說服妻子一同遷居。他享受著這里的舒適生活,并努力工作,希望實現夫妻倆在雄安的購房夢。
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重點承接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企業總部、金融機構、事業單位等非首都功能,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有序流動,增強雄安新區內生發展動力。
美好場景
作為中國大唐集團科技創新有限公司的員工,陳洪勝的親身經歷印證了雄安內生動力的不斷增強。
“2024年1月,我第一次來到雄安。剛開始,感覺這里人比較少,還略顯冷清。但一年間,許多單位陸續入駐,生活氛圍越來越濃。”他提到,周邊配套設施完善,購物娛樂便捷,日常生活十分便利。
雄安新區給陳洪勝發放了“雄才卡”B卡。因此,他不僅能享受諸多公共服務上的便利,每月還能領取住房補貼。
根據雄安當地政策,疏解人員創業條件、居住條件、福利待遇不低于留在北京時的水平。京雄社會保障卡“一卡通”實現公共交通、就醫購藥等場景兩地互通,新區公積金繳存標準實現與北京同步。
在雄安工作生活,能體驗到交通不堵車、小型足球場、林蔭停車場、候鳥天堂等“妙不可言”的美好場景。
這些努力與雄安新區建設發展定位一致。對有關疏解人員的子女教育、醫療、住房、薪酬、社保、醫保、公積金等政策,雄安進一步細化實化政策措施,確保疏解單位和人員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機遇涌動
目前,雄安新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見成效,標志性疏解項目接連落地。
中國星網正式遷駐辦公,華能總部、中化總部加快開展內部精裝修,中礦總部、首批4所高校和北大人民醫院加快建設,第二批疏解項目基本選址落位。
雄安新區同步推進清單內疏解和市場化疏解各項工作,中國電信智慧城市產業園建成投用。2024年新引進央企二三級子公司47家,央企設立各類分支機構300多家,形成承接疏解壓茬推進的良好局面。
這些機構正在雄安加速匯聚。而他們的員工,不僅未因遷移被邊緣化,反而找到了新的發展空間。
作為新型儲能技術高級研究員,陳洪勝對雄安新區支持科研企業的力度感到欣喜。
“對我們來說,擁有實驗室至關重要。過去,我們一直期待著能有一個實驗室,但難度較大。”陳洪勝說。而在雄安第一年,公司已啟動建設2000平方米的實驗室。
他說:“我們研究人員對此充滿了期待。”
不過,對于他來說,也面臨著一些挑戰。
他說:“我愛人在北京有比較穩定的工作,所以讓她換工作不太容易。同時,她父母多年來一直和我們住在一起,幫忙照顧孩子,已經習慣了北京的生活,包括鄰居和朋友。”
“我得慢慢來。”在北京工作生活了近20年的陳洪勝計劃逐步把家人都接到雄安一起生活。
“我正在努力攢錢,想著在雄安買一套房子。不過,現在雄安的房子很搶手,有時候會讓我很焦慮,”他補充道,雄安新區的城市規劃和現代設計理念讓他感到很舒適。
陳洪勝說,雄安新區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過來,因此住房需求量很大。“大家都非常看好這座城市的發展。”
人才匯聚
陳洪勝的經歷并非個例。
26歲的博士研究生張澤群于2024年8月來到雄安,與團隊創立雄安安影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醫療AI解決方案研發。
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寧波東方理工大學聯合培養的博士生,張澤群代表了在雄安的另外一批人——人才。“去年7月,我第一次來到雄安,考察雄安的發展環境和對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結果令人鼓舞,”張澤群說,他和他的三位同學當即決定在雄安創辦一家公司。
張澤群表示,雄安新區擁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對高端行業的激勵措施與他們初創公司的發展愿景相符。
雖然年僅26歲,但張澤群擔任著雄安安影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技術官,與同伴共同致力于推動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
“我們四個人一致選擇到雄安這座充滿機遇的城市來孵化我們的產品,”張澤群說。他們公司的董事長周浩然今年27歲,來自清華大學。另外兩名創始人分別是從澳大利亞留學歸來的和來自重慶的同學。
他們團隊開發的便攜式顱腦出血檢測分析儀,旨在解決腦卒中及其他對時間敏感的腦部緊急醫療情況,主要用于快速定性篩查以及顱內出血實時監測,為相關醫療機構賦能,第一時間到達患者身邊腦部醫療成像,最終減少從癥狀出現到治療或干預的時間。分析儀有望今年完成臨床試驗并上市。
他說:“雄安本身就是一個夢想之地,也是我們年輕人實現夢想的地方。”
據介紹,截至2025年3月初,已有170余名院士、千余名中關村企業家、5萬多名大學生走進雄安,感受到雄安新區撲面而來的現代化新氣象。越來越多的創新人才在用腳投票雄安,并像張澤群一樣,在這里安家落戶,追逐夢想。
當前,雄安正奮力打造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打造了一批覆蓋從原始創新到大規模商用各環節的高水平綜合性創新平臺。積極融入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著力引進龍頭企業、領軍人物、創新團隊,成立疏解高校協同創新聯盟,深入實施“雄才十六條”等等。
在吸引全球頂尖人才方面,雄安新區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新材料,以及空天信息、綠色能源、金融科技等重點發展產業,積極引進頂尖科學家到雄安工作,給予2000萬—5000萬元科研經費和300萬元生活補貼,獎勵一套不低于200平方米的住房。
張澤群感嘆道:“雄安的吸引力是其他任何城市無法比擬的。”
在吸引新人才的同時,雄安也聚焦構筑新時代宜業宜居的人民之城,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建設全齡友好城市,打造一系列“妙不可言”城市場景,構建15分鐘生活圈,高品質生活環境成為雄安顯著標識。10多萬群眾正逐步從農村融入城市生活。
以創新為核、以宜居為本,雄安正重新定義中國城市發展的未來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