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蛇年春節檔,中國電影市場迎來現象級爆發。憑借強勢IP矩陣與全明星制作陣容,涵蓋喜劇、神話、軍事、動作、武俠、史詩、懸疑、探案等多類型的春節片單,成功激活沉寂多時的票房市場,強勢把觀眾召回電影院。值得關注的是,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卻從一眾大片中脫穎而出,以破竹之勢刷新多項影史紀錄,成為中國影史票房冠軍。其市場表現不僅印證了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商業潛力,更標志著中國電影工業體系的一次歷史性新突破。
這不禁讓我們回溯起中國動畫電影的輝煌起點。早在1964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制作過《大鬧天宮》,這部里程碑式的動畫電影,以其獨特的東方美學視覺沖擊震驚了世界影壇,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法國《世界報》盛贊其"不僅擁有堪比迪士尼動畫的美感,而且造型藝術是迪士尼完全做不到的,它完美表達了來自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無獨有偶,《哪吒之魔童鬧海》再次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嶄新面貌。它通過現代工業技術重構傳統神話IP,不僅在視聽語言層面媲美好萊塢大片的特效制作,在敘事層面更是完成傳統價值與現代精神的創造性轉化,最終以"國風國制"的完整形態重歸世界動畫產業競爭格局,登頂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榜。
中國動畫的復興軌跡,本質上是工業化進程與藝術探索的雙重突破。中國動畫電影有過輝煌的歷史,也有過低谷和迷茫期。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動畫電影都被“禁錮”在了兒童片的定位中,備受偏見和輕視。直至2015年,《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突破9.56億元票房,開啟了產業拐點,投資人發現了動畫電影所具有的巨大市場潛力和藝術價值。此后,中國動畫電影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一系列優秀作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從點燃國產動畫復興之火的《大圣歸來》到東方美學重構經典的《白蛇》系列;從詩性幻境包裹生命哲思的《大魚海棠》到人性神倫深度對撞的《姜子牙》,從展現大唐風華與文人史詩共振的《長安三萬里》到講述現實草根逆襲熱血舞獅的《雄獅少年》,從黑色幽默暗喻人性的《大護法》再到暗黑權謀震蕩江湖的《畫江湖之不良人》……紛至沓來的優秀作品共同勾勒出中國動畫的類型化探索圖譜,展現著中國動畫人的藝術開拓精神。
《哪吒之魔童鬧海》的成功并非偶然,較之前作,電影敘事在主題提煉、世界觀抒寫等方面有了全方位的提升。電影延續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劇情,但主題從哪吒“是仙是魔”的命運抉擇轉變為了“是魔又如何”的個體身份認同。在高超特效技術的加持下,電影將傳統的“哪吒鬧海”故事做了徹底顛覆與重塑,借助哪吒“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若天地不倫,我便扭轉這乾坤!”的臺詞,隱喻當代青年不認命不由天,力圖沖破既定秩序,“試試改變這世界”的反抗精神和自由意志,得到了觀眾們的廣泛共鳴。電影格局開闊,在正義與邪惡、對抗與覆滅中,又以眾志成城、前赴后繼的精神信念戰勝強權,在主題上呈現出了家國同構和強烈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這種思想不僅體現了我國的大國格局與大國擔當,更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感受到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和思想震撼。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突破均建立在國產動畫工業體系升級基礎之上。《哪吒之魔童鬧海》片尾洋洋灑灑列出的138家制作公司,既展現產業集群效應,更揭示現代動畫生產的分工協作本質:《哪吒之魔童鬧海》里波瀾壯闊、震撼人心海水畫面的視覺呈現,得益于《深海》導演田曉鵬及其團隊對自主研發七年的粒子水墨技術的開源共享;活潑可愛的土撥鼠造型是被撞檔的《熊出沒》團隊貢獻;化龍造型是出品過《白蛇》的追光動畫團隊的精心打造;仙妖大戰的場景資產來自《凡人修仙傳》的作者原力動畫……可以說,是整個中國動漫行業的托舉,才成就了今日《哪吒之魔童鬧海》的輝煌。這一現象展現了文化生產領域的集體主義價值范式,印證著"技術共同體"理念對產業升級的推動作用,有助于促進中國影視行業的良性發展。同時,這種“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合作共贏思維,標志著中國動畫產業已從“作者中心制”過渡到“生態共同體”階段,其背后蘊含著中華文化傳統中的集體主義精神。
然而,我們必須清醒認知,中國動畫工業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像《哪吒之魔童鬧海》這種重工業級的作品,歷時五年的制作周期與大量成本投入,在當前產業環境下尚屬特例。多數作品仍受制于周期、預算約束與技術短板,在敘事精度與制作水準層面存在明顯落差。這種發展不平衡性,凸顯了構建標準化生產體系與人才培養機制的緊迫性。當觀眾審美閾值和期待預期隨《哪吒之魔童鬧海》提升后,必然對其他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場容錯空間將持續收窄,品質與創意,始終是動畫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展望國產動畫的美好未來。五千年的文明積淀,讓中國動畫制作人的知識體系中儲備得天獨厚的發展稟賦,更不要提那些漫長歲月積淀存留下優秀典籍——從《封神演義》的神話體系到《聊齋志異》的志怪傳統,從《山海經》的奇瑰幻想到《儒林外史》的現實關照,這些文化資源亟待我們用現代動畫語言進行轉譯和重構。相信隨著產業基礎設施的完善與技術人才的儲備,中國動畫有望在東方美學的現代表達、傳統IP的現代詮釋、技術標準的自主創新等領域形成更大突破。當電影工業體系與藝術創新形成良性互動,中國動畫必將綻放更璀璨的文化光芒,為世界產業貢獻更多的中國故事,東方美學的呈現必將釋放更璀璨的光輝!
(天津師范大學音樂與影視學院教授 陸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