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不少自由職業者、全職寶媽、離職過渡、無業人員為了自己參保或者防止社保中斷,把社保關系“掛靠”在熟人公司或花錢找機構“代繳”社保。這條看似“省心”的灰色路徑,實則暗藏法律風險與社會隱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微信公眾號2月11日發文強調,社保“掛靠代繳”行為屬于違法,提醒公眾通過合法途徑參保以保障自身權益。
首先,社保“掛靠代繳”違反了國家法律法規。《勞動法》《社會保險法》均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通過虛構勞動關系進行社保“掛靠代繳”,不僅擾亂了社會保險秩序,還損害了法律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其次,社保“掛靠代繳”存在巨大的經濟風險。代繳的社保金額全部由個人承擔,同時還可能要支付額外的服務費用。一旦遭遇“黑心”代繳機構,挪用資金或拿錢跑路,個人繳納的社保費用就可能“打了水漂”。此外,即使代繳機構能夠按時繳納社保費用,但由于不存在真實的勞動關系,個人的社保權益也很難得到保障。
那么,對于沒有工作單位但又想繳納社保的人來說,應該如何正規繳納呢?第一種: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第二種: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和基數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靈活選擇,繳費方式也多樣,可以選擇按月、按季度、按半年或按年繳納。而且,現在線上服務也非常便捷,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臺等線上渠道,就可以輕松辦理參保登記和繳費。
因此,我們呼吁大家要珍惜自己的社保權益,不要輕信社保“掛靠代繳”的虛假宣傳。對于確實需要繳納社保但暫時沒有工作單位的個人,可以選擇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社會保險。這樣既能保證社保繳費的連續性,又能避免違法風險和經濟損失。同時,相關部門也應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社保“掛靠代繳”等違法行為,維護社會保險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人民網曾發表評論文章,強調治理社保“掛靠代繳”需下繡花功夫,以精細化手段推進綜合治理,提升社保的成色與服務,維護好社會公平公正,為廣大人民群眾構筑起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