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各類關乎民生的提案建議備受關注。一位82歲老人寫在煙盒上的建議獲得湖南省人大常委會采納一事,也引發網友熱議。
據了解,去年9月,湖南省修訂《湖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并面向基層征求意見。湘鄉市昆侖橋街道南津路社區82歲的陳俊清老人,由于不會使用手機,在煙盒內的錫紙上寫下了120余字建議。他寫道:“食品安全很重要,現在外面很多小作坊小攤販都不注重衛生,而我的孫子天天吃這些東西。我覺得在法律方面,一定要重視關注。要加大處罰,比如衛生有問題的,要馬上吊銷營業執照,已經吊銷營業執照了的,要規定若干年以上不準再開店子。這樣這些老板才會在經營的時候更加注重衛生。” 該建議經社區基層立法聯系點上報,最終被湖南省人大常委會采納,寫入新修訂的《條例》第四十條。今年3月1日,這部《條例》正式實施。
陳俊清老人以自己最質樸的方式,表達著對身邊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以及對改善現狀的期望。而他的建議能被采納,無疑給更多的民眾帶來了鼓舞,讓人們相信自己的聲音是有價值的。在我國民主政治的廣闊舞臺上,參與的方式是多元的。“煙盒建言”獲采納,便是有力的證明。這一事件不僅彰顯了民眾參與立法的積極態度,也體現出政府對民眾聲音的重視,更讓人們看到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生動實踐。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公眾參與立法是人民當家作主行使權利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需要。開門立法,問計于民是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的有效途徑。用心傾聽、真誠研究每一名建言者的聲音,讓立法更容易走進公眾關切的核心點,實現廣泛聽取和充分吸收基層的聲音,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