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歷史和文化上擁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響。如何讓古都煥發新顏,進一步激發西安的文化魅力,激活西安的獨特歷史文化沉淀,讓“國風之美”持續走向全球,吸引更多的人來到西安、愛上西安、留在西安,這是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陜西省政協委員、芯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義認為,國潮興盛的本質是國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與自信在心中根植,打造更多體現當代中國人審美趣味的國潮產品,綜合藝術、音樂、繪畫、服飾等形式,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深層挖掘服飾文化背后帶來的精神價值與經濟效益都是當前必要的藍海策略。西安目前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市場和流行基礎。比如說大唐不夜城游玩的游客,穿唐裝漢服流連在不夜城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國潮是國粹結合潮流元素發展的典型代表,在過去十年的關注度上升528%。如果西安打造“漢唐服飾文化節”將可能帶來更多的旅游收入。
羅義委員建議在陜西設立“漢唐服飾文化節”,打造陜西文旅新IP。做好頂層設計,統一規劃全省旅游資源。將現有的旅游資源進行排查、梳理、分類,為未來的文化節搭好框架,建好模型。充分發揮陜西高校資源和文創資源,講好漢唐故事。文化的傳承,需要對于文化源頭優秀的內涵、傳承的意義有充分的理解和吸收,所以講好漢唐故事十分重要。吸引國內外旅游機構,共同打造節日內容,讓國內外的資金和旅游項目與文化節的主題相結合,讓更多的境外省外團體一起參與,打造一個文化盛宴。
羅義委員建議以服飾文化節為平臺,建設“一帶一路”文化經濟圈。利用文化節的時間節點,廣泛邀請“一帶一路”各國的藝術團體、餐飲團體及眾多的游客,以包容的姿態,充分體現大唐包容文化下的文化融合與繁榮。降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游客來陜旅游成本,開通“中歐班列”客運班車,讓沿線國家的游客能更加便利來西安,增加文化節的國際影響力,增強中華文化的世界認同感。加大城區接待能力的建設,提高城區舊房及閑置房產利用率。
以“服飾文化節”為主線,舉辦各種節慶活動。在舉辦“漢唐服飾文化節”的期間及不同的月份,可以舉辦如漢唐音樂節、漢唐飲食文化節、漢唐詩詞歌賦節、漢唐書畫藝術節等不同形式和不同種類的活動,讓不同的內容發出“傳承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這一同樣的聲音。以“漢唐服飾文化節”為IP 帶動整個陜西旅游業的發展,“漢唐服飾文化節”期間,舉辦各類文旅及文化展覽,將陜南、漢中、陜北等地的旅游資源進行有力的宣傳與推廣。利用日趨成熟的西安至各地區縣的便利交通,將游客引流至陜西各個市區縣,促進帶動縣域經濟的發展。
(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秦 峰|魏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