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7月28日電 美國“共同夢想”網站近日刊文稱,制裁不是戰爭的替代手段,而是發動戰爭的一種方式,人們早就承認了這一點。事實上,制裁造成的平民死亡人數往往比戰爭造成的死亡人數還要多,有時還會故意針對最脆弱的群體。
在過去的30多年里,大致從1990~1991年海灣危機和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開始,華盛頓實施的嚴厲經濟制裁已經大幅擴大,制裁通常被描述為戰爭的“替代品”——更溫和、更不致命、更人道。
1991年1月至2月的短暫戰爭迫使伊拉克軍隊撤出科威特(美國摧毀了伊拉克的供水、污水處理和電力系統),但制裁仍然存在,使重建這個破碎國家的任何希望都破滅了。這些制裁在很大程度上禁止了石油的銷售,而石油實際上是伊拉克唯一的出口產品,摧毀了這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的社會結構。這些制裁直到2003年才被解除。
1996年,經過六年的制裁,時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奧爾布賴特(Albright)被問及有關50萬兒童因此死亡的報道。她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我們認為這個代價是值得的?!倍嗄旰螅龑ψ约赫f過的話表示后悔,但她從來沒有為支持那些可能在六年內導致50萬兒童死亡的措施而道歉。
“1998年,我帶領一個國會工作人員代表團前往伊拉克。我們從伊拉克醫生、衛生工作者和母親那里聽到的消息令人震驚?!弊髡邔懙?,兒童和嬰兒營養不良,死于霍亂和腹瀉等可治療的水傳播疾病。伊拉克沒有所需的、全球可獲得的藥物。聯合國的“石油換食品”允許提供一些食品和藥品,但并不充足,而且幾乎所有地方都不允許修復基礎設施。
很多時候,在人道主義組織、社會運動和調查記者公開了制裁的破壞性影響之后,制裁的支持者卻否認事實:“制裁只針對政府?!薄笆称泛退幤啡匀豢梢赃\進來?!耙苍S制裁在那個國家不起作用,但在其他國家卻有效?!边@些說法都不準確。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CEPR)的一份報告——《經濟制裁對人的影響》(the Human Consequences of Economic Sanctions)揭示了廣泛經濟制裁往往造成饑餓、疾病、剝奪財產和死亡的殘酷現實。這份報告稱,在阿富汗,制裁正“迫使民眾陷入饑荒”。在委內瑞拉,制裁是“該國健康危機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兒童和成人死亡率的上升”。
總的來說,這份報告是在對32項國別和跨國研究進行嚴格審查的基礎上得出的,“各項研究達成了顯著的共識,即制裁對目標國家大多數人的生活條件具有強烈的負面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往往是長期的?!?/p>
文章最后表示,也許這份新報告將最終說服那些決心為殘酷的經濟制裁辯護的人,轉而致力于結束制裁。早就應該承認制裁不是戰爭的替代方案,而是發動戰爭的一種方式。
(編譯:胡曉珊 編輯:韓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