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7月12日電 據路透社報道,7月11日公布的一項大型研究數據顯示,一種廣泛使用的測量氧氣水平的醫療設備存在缺陷,導致病情危重的亞洲人、黑人和拉丁裔的補氧量比白人患者少。
指夾式脈搏氧飽和度儀通過紅光和紅外線穿過皮膚來測量血液中的氧氣含量。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們就知道皮膚色素會影響讀數,但人們認為這種差異不會影響病人的護理。
研究發現,2008年至2019年期間在美國波士頓一家重癥監護室(ICU)接受治療的3069名患者中,由于與皮膚色素有關的脈搏氧飽和度儀讀數不準確,與白人患者相比,有色人種患者補氧量明顯少于最佳水平。
監督這項研究的哈佛大學醫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的里奧·安東尼·西里(Leo Anthony Celi)博士說:“醫生和護士被脈搏氧飽和度儀讀數不準確所誤導而做出錯誤的決定,給有色人種患者的供氧量更少。”
這項研究將脈搏氧飽和度儀讀數與直接測量的血氧水平進行對比,但這在普通病人身上實施是不現實的。根據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內科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報告,研究人員在3.7%的亞裔患者、3.7%的黑人患者、2.8%的非黑人拉丁裔患者的血液樣本中發現“隱性低氧血癥”(occult hypoxemia),這一比例在白人患者的樣本中僅為1.7%。
報告稱,隱性低氧血癥指的是,盡管脈搏氧飽和度儀讀數為92%至96%,但氧飽和度低于88%。數據顯示,在住院期間出現隱性低氧血癥的白人患者只占患者總數的17.2%。
另一個研究小組最近也在該雜志發布報告稱,脈搏氧飽和度檢測準確性方面的種族和民族偏見導致黑人和拉丁裔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被延誤或擱置。
(編譯:妮思娜 編輯:高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