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昌3月8日電(記者秦海峰)抓好鄉村藝術教育,是做好美育工作、立德樹人、培根鑄魂,促進鄉村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突破口,是滿足廣大鄉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促進鄉村振興的切入點。全國人大代表,江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鄔成香建議,加大鄉村藝術教育的資金保障力度,探索實施藝術教育設施提升計劃,向藝術教育薄弱的鄉村學校重點傾斜,補齊鄉村藝術教育短板。
作為一名高校藝術教育工作者,鄔成香在赴多地鄉村學校進行支教、調研過程中發現,鄉村藝術教育普遍存在師資力量不足、藝術課程開課不足、配套硬件不足等問題。
藝術課師資不足,制約著鄉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健康發展。鄔成香認為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農村地區藝術教師不能按編制數量配齊,有的到崗的藝術教師因種種原因改任文化課老師,另一方面是一些文藝志愿服務者都是短期服務,常態化服務不夠,人才難以扎根,是制約鄉村中小學藝術教育健康發展的“瓶頸”問題。
鄔成香說,不少鄉村中小學校沒有充分重視和發揮藝術學科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藝術學科開課率低,鄉村地區學校藝術活動真正有質量的還不夠多。投入到鄉村地區藝術教育所需的專項建設經費明顯不足,不少學校沒有專門的藝術教育場地,設備器材老化不能及時維護保養,現有裝備器材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
為此,鄔成香建議,加大鄉村藝術教育的資金保障力度,探索實施藝術教育設施提升計劃,向藝術教育薄弱的鄉村學校重點傾斜,配齊配全音樂、舞蹈、美術等方面場地和器材。從國家或省級層面完善頂層設計,特別是優化高校藝術專業類專業大學生學習實踐考核機制,增加赴基層志愿服務和實踐活動的考核權重。將“送藝術”又“種藝術”相結合,打造扎根基層的藝術志愿服務隊,既壯大鄉村藝術教育師資力量,也為大學生群體創造一個良好的實踐鍛煉平臺。
鄔成香還建議,健全激勵措施,鼓勵各地鄉村學校結合本地藝術特色資源,積極開發校本課程,改進藝術課堂教學,特別是制定藝術課堂教學標準,從教學準備、課堂教學環節、作業布置、活動組織等方面進行規范,打造更多特色藝術課堂,為孩子們的幼小心靈“插上藝術的翅膀”,讓孩子們在藝術熏陶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秦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