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0月28日電 10月27日14時19分,命名為“快舟?新洲”號的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吉林一號高分02F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美國航天新聞網站報道稱,此次發射是中國2021年的第40次航天發射任務,此次發射的成功使中國航天發射超過了2018年創下的39次紀錄,距離年底還有兩個月的時間,2021年中國航天發射首次突破40次,創造了中國航天的新紀錄。
根據相關統計,截至10月27日,全球今年一共進行了105次航天發射。按照國別來計算,中國(40次)排在榜首、美國(39次)緊隨其后,俄羅斯(18次)排在第三。
中國航天現在一年能成功發射幾十次,這充分彰顯了中國在航天科技領域的強大實力。
文章說,近年來,中國的航天發射任務十分密集。這意味著有時多個任務會在數小時或數天內連續發射。比如,2019年兩次發射間隔3小時,2020年在兩天內發射四顆衛星,以及2021年早些時候在四天內發射三顆衛星。
另據美國太空網報道,這與2015年形成了鮮明對比,中國航天現在的發射任務是2015年的兩倍多,同時也大大提升了發射航天器總質量。中國現在有能力進行常規的中型和重型火箭發射。
此外,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天問一號、多顆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業務衛星發射等也非常令人矚目。
文章說,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中國發射了一個22噸的空間站模塊,兩個13噸的貨運飛船和兩個8.2噸的載人飛船。中國還在2020年發射了雄心勃勃的星際軌道飛行器天問一號、月球車和月球樣品返回任務。
(編輯:齊磊 劉世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