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農民日報》刊發《貴州:7個關口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報道貴州通過全程嚴把食品安全源頭關、校園食品安全關、餐飲質量安全關、“小作坊”食品安全關、大宗食品和保健食品安全關、網絡餐飲安全關、冷鏈食品安全關7個關口,著力解決民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具體報道如下:
日前,記者從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以來,貴州遵循“四個最嚴”要求,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最嚴謹的標準、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實行最嚴厲的處罰、堅持最嚴肅的問責,全力守好“舌尖上的安全”。
通過全程嚴把食品安全源頭關、校園食品安全關、餐飲質量安全關、“小作坊”食品安全關、大宗食品和保健食品安全關、網絡餐飲安全關、冷鏈食品安全關7個關口,貴州認真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要求,著力解決民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
農產品生產是第一車間,源頭安全了,才能保證后面環節安全。在農產品生產端,去年以來,貴州推進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有效銜接,開展農資打假,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建立主體名錄并100%納入名錄庫,依據名錄庫開展“雙隨機”抽查,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建立水稻、茶葉等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526個,示范面積439.09萬畝,輻射帶動推廣應用面積3401.7萬畝,貴州全省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達35.37%。
貴州多部門聯合開展冷庫底數、貯存條件、追溯管理、污染風險、環境衛生、物流運輸、產品質量“七查”行動,全覆蓋檢查冷鏈食品貯存場所31761個(次)。督導食品經營重點場所按疫情防控要求進行全覆蓋消殺。對冷鏈食品實行全流程可追溯管控,進一步落實“三證、三專、四不”的閉環管理措施,排查進口冷藏冷凍食品5343個品種、6003個批次。
在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方面,貴州警方堅持以“打源頭、端窩點、摧網絡、斷鏈條、追流向”為主線,對打擊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始終保持高壓震懾態勢,堅持重拳出擊,露頭就打,整合警力、集中精力攻堅克難。2020年以來,警方共偵破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55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00余人,查獲涉案金額2億余元。查處食品類行政違法案件120余起、行政拘留130余人。
來源 農民日報
編輯 胥芬芳
編審 田旻佳 劉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