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28日下午在北京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視頻會晤。兩國元首宣布發表聯合聲明,正式決定《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延期。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俄羅斯外交研究室副主任李勇慧在接受中國日報網專訪時表示,中俄元首視頻會晤為兩國關系指明發展方向,《條約》延期為兩國關系注入新內涵、新動力。
《條約》延期為中俄關系注入新內涵、新動力
李勇慧指出,《條約》對于中俄兩國關系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在《條約》的引領下,中俄關系不斷躍上新臺階,當前中俄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水平。
《條約》對于雙邊關系的定義是睦鄰友好、相互信任。自1991年簽署《會談紀要》以來,中俄就在不斷地發展睦鄰友好、相互信任的雙邊關系。在此基礎上,兩國在2001年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稐l約》所規定的一些原則奠定了中俄雙邊關系的法律基礎。
一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原則。這對作為世界大國、相鄰大國的中俄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原則,也是國家關系的一大基礎。
二是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不意識形態化。一方面,這是總結冷戰時期教訓的結果;另一方面,結盟、對抗有悖于實現國家利益。大國利益遍布世界各地,它是相互交融的,結盟、對抗會導致一損俱損。
三是中俄要進行務實合作,要有機制保障。中俄關系在各個層面、各個層級、各個領域都有各種各樣的機制,作為雙邊關系發展的保障。
四是兩國要世代友好,永不為敵。這一條體現了中俄要做好鄰居、好伙伴,表明兩國關系已經非常成熟。
五是在處理國際事務時要遵守《聯合國憲章》,遵守公認的國際法準則和原則。在此基礎上,對于國際熱點問題,中俄兩國本著不以武力解決而是對話、和平解決原則。
在李勇慧看來,《條約》體現了新型大國關系,展現了中俄在當代國際關系中的責任與擔當;《條約》延期證明了自身強大的生命力,并為中俄關系的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
她分析指出,2019年中俄元首會面時決定將兩國關系提升為“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如今《條約》延期為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注入了新內涵、新動力。
中俄元首視頻會晤指明發展方向
李勇慧指出,中俄關系發展到今天,主要由兩國元首引領。如果沒有疫情,兩國元首每年都要定期會晤,這是兩國雙邊關系發展當中的應有之義。去年和今年受疫情影響,兩國元首通過視頻會晤來交換意見。此次舉行視頻會晤是中俄關系的一個定性表現。
美俄元首峰會于近日舉行,美國似乎有穩住俄羅斯、集中精力對抗中國的意圖。李勇慧分析指出,中俄關系經得起考驗,此次視頻會晤表明中俄領導人對兩國關系充滿信心。
她說,回顧歷史會發現,中俄關系友好會促進俄美關系發展,所以若俄羅斯想與美國發展關系,反而會進一步地發展中俄關系。“此次會晤后宣布《條約》延期,實際上進一步指明了未來中俄關系發展的方向以及遵循的基礎?!?/p>
“此舉也告訴世界,中俄關系不僅有外源性動力,也有內生性動力。”她說,“我非常樂觀地看待未來的中俄關系?!?/p>
中俄合作為國際社會注入正能量
習近平主席在同普京總統舉行視頻會晤時提出,中俄合作為國際社會注入了正能量。
“當前,單邊主義、強權政治在國際體系中橫行。中俄倡導推動國際多邊合作,構建公平、公正、正義的國際秩序,遵循《聯合國憲章》,遵守公認的國際法準則和原則?!崩钣禄鄯治鲋赋?,“本著這樣的立場和觀念,中俄關系在地區和全球事務當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對地區和全球和平穩定起到壓艙石的作用,這確實是一種正能量?!?/p>
在她看來,中俄所倡導的全球治理中的公平、公正、正義,多邊合作以及在重大問題上的國際合作,對于后疫情時代的國際關系發展是一種正向的理念和導向,或者說是一種正向的中國—俄羅斯方案。
(編輯:王輝 周鳳梅)
(嚴玉潔 徐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