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研學既厘清區域發展的短板差距,又取到了真‘經’,豐富了思維,回去后,我將發動親朋好友以整治家庭居住環境、產業發展入手,為助力鄉村振興交上契合鄖陽實踐的‘委員答卷’……”4月1日下午5時許,在安徽省合肥市鄉學院“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政協鄉村振興高級研修班”結業儀式上,茶店鎮黨委副書記、政協活動組長王文明暢談研學成果時說。
“在脫貧攻堅的基礎上接續鄉村振興戰略已經成為越來越緊迫的任務,今年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開局之年,如何發揮好委員作用,助力鄉村振興?”3月中旬,鄖陽區政協主席擴大會議通過協商討論,決定組織鄉鎮委員活動組長到以三瓜公社為探索實踐基地,致力于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發展研究的中國第一個鄉學院——安徽省合肥市合巢經開區鄉學院專題研學農業發展、農旅融合、互聯網+三農等推進鄉村振興理念、方略、路徑,以期增強學識、更新理念、開拓思維、提能增效。
“安徽鄉學院主導的三瓜公社既是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又是全國消費扶貧、鄉村振興的先行樣板區、通過對活動組長外出研學培訓,既便于政協活動組凝聚社會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又有助力于鄉村振興的決策部署落實下去。”鄖陽區委、政府的決策者面對區政協《關于組織活動組長外出研學培訓的請示》表示:“這個辦法好!迅速對接,定制‘鄖陽區政協鄉村振興培訓班’。”
“這個定制班的26名學員中,有全區20個鄉鎮(場)分管政協工作的黨委副書記,區電商辦及與鄉村振興關聯度高的區政協黨組成員、專門工作委員會負責同志6人。”研修班領隊、鄖陽區政協副主席李濤介紹說。
“鄖陽的櫻桃溝享有盛名,龍韻村頗具特色,如何打好農旅融合牌,促使其盤活做強?”“我們大柳的虎嘯灘、九龍瀑地處鄂豫陜三省交匯處,山水自然風光如畫,怎樣將其資源優勢更好轉化為經濟優勢?”瞅著游學乘車路途的空隙,王文明、詹才朝、李小敏等委員迫不及待地請汪向東教授支招。“鄖陽的電商在十堰乃至湖北小有名氣,但距三瓜差距還不小,可否請汪教授指點一二?”區電商辦主任王金偉也連忙接茬討教道。汪老師支出了數商興農的金點子。
“這些籬笆扎得真精致、養眼。”在體驗游學一線,葉大鄉政協活動組長田昌明饒有興趣的用手機拍照著農家院落、道路旁邊的竹籬笆,一邊量記著竹片的尺寸、構件,一邊樂呵呵地說:“用竹片扎籬笆是個好辦法。花錢不多,農民容易接受,有利于推動村落環境整治落到實處。”
“我們26個委員,就是26個‘火種’,相信大家回到崗位上后,能迅速組織活動組委員和各界群眾,把耳聞目睹所學、所悟傳遞出去,并結合區域實際展開調研,及時通過社情民意信息、提案等方式建言獻策,點亮鄖陽鄉村振興的星星之火!”2日下午,結業返鄉之際,李濤對參訓委員提出了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