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遠望
中游“治山”、下游“治灘”、受水區“織網”,在黃河流域率先實現生態系統健康穩定,推動黃河實驗室建設,打造鄭汴洛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今年全省兩會,“黃河”成為政府工作報告熱詞。圍繞報告中的“黃河熱詞”,進一步做好“黃河文章”,加快河南高質量發展的破題之策躍然紙上。
“生在黃河灘,長在黃河邊。過去窮荒灘,如今百果鮮!”黃河灘區群眾這樣描述自己的幸福生活。河南的根脈在黃河、安危在黃河,高質量發展的潛力也在黃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為河南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近年來,我們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積極探索大江大河保護治理有效路徑,確保黃河安瀾和生態環境逐步好轉,充分利用流域資源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贏得了群眾口碑。
治理黃河的功利好壞,要以百年千年計。積跬步以至千里,開局“十四五”、開啟新征程,需要我們把謀劃長遠和干在當下統一起來,進一步增強黃河保護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在保障黃河安瀾上持續發力,筑牢人民幸福的安全防線;在加強生態保護上久久為功,擦亮人民幸福的亮麗底色;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堅定不移,夯實人民幸福的物質基礎;在弘揚黃河文化上用心用情,構筑人民幸福的精神家園……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奮勇爭先、開拓創新,我們就一定能在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譜寫更加出彩的河南篇章。
(編輯: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