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晨,初升的太陽沐浴著大地。在南陵縣工山鎮喬村光伏基地,今年63歲的貧困戶柯學培一大早就來到基地,開始了一天里的忙碌。
“我的工作就是每天擦擦光伏板,及時清除光伏基地的雜草,不讓他們遮擋陽光。工作量不大,但一年下來能有6000元的工資收入。”身為喬村光伏扶貧基地的一名公益崗位員,看著一塊塊潔靜的光伏板,柯學培很有成就感地說。
2017年3月,經過實地勘測和調研,工山鎮拆除廢棄老舊建筑,在貧困村喬村村部旁建成了一座60KW光伏發電站,并于當年6月30日成功并網發電.
根據《南陵縣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配管理實施細則》,經過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喬村村制定了《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享方案》,60%的光伏收益直接用于“三無”貧困戶資產收益分享及公益崗位扶貧,剩余40%用于村級小型公益建設。光伏收支單獨建賬,及時公示。
“別看這太陽曬得我們滿頭大汗,可對喬村的村民來說,每一縷陽光都自帶脫貧的光芒,都是貧困戶脫貧的希望。”看著太陽底下不斷滾動的電表數字,喬村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陳中信對村里的脫貧攻堅底氣十足。
通過兩年來的有序運行和有效管理,喬村光伏基地未出現一起故障,每年發電量穩定在6萬度,收入約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