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6月7日電(記者 孫曉晨)去年的經典還歷歷在目,2025年的精彩又將接踵而至。2025年中國網球公開賽的舉辦時間、首批參賽陣容已重磅出爐,同時還公布了今年全新的園區改造計劃。從比賽到服務, 從軟件到硬件,今年中網將力爭為廣大球迷帶來全方位升級的網球觀賽新體驗。
三大賽事輪番上演 賽程擴充至三周
今年中網將于9月 14 日至 10月5 日在國家網球中心舉行,成為亞洲首個橫跨三周的綜合網球賽事。賽事由 ITF青 少年比賽率先打響(9月 14 日-21 日)。這項J300賽事是 未來之星的搖籃,吳易昺、王欣瑜都曾在此包攬單雙打冠軍 并走向國際舞臺。今年又將有哪些新星冉冉升起,值得期待。
隨后,WTA1000女子賽事(9月22 日-10月5 日)和ATP500男子賽事(9月23 日-10月 1 日)將接棒上演。其中,男女 單打決賽均將在"十一黃金周"期間舉行,屆時勢必掀起觀 賽和收視熱潮。
辛納連續三年參賽 WTA眾星期待回歸
2025年澳網冠軍、現任世界第一辛納確認連續第三年(2023-2025)出戰。自2023年中網首度奪冠以來,辛納已豪取三項大滿貫冠軍(2024、2025澳網,2024美網)。自去年六月首登世界第一以來,其球王寶座已蟬聯超過 52周,躋身歷史前十。正在進行的法網,辛納未失一盤首次闖入決賽, 取得一波大滿貫 20連勝,其連勝場次在本世紀僅次于"三巨頭"。同時,現世界第三、東京奧運會金牌得主茲維列夫(曾三度打入中網四強),前世界第一、美網冠軍梅德韋杰 夫(2023 中網亞軍)也已官宣參賽,更多驚喜陣容將陸續公 布。
女子方面,中網WTA1000賽去年首次擴展為96簽,世界排名前 75 的選手強制參賽。按照目前的排名,包括三屆大滿貫得主、世界第一薩巴倫卡,衛冕冠軍、現世界第二高芙,以及前世界第一、2023年賽會冠軍斯瓦泰克在內的網壇 巨星將悉數到場。在法網闖入決賽的高芙、前世界第一斯瓦泰克、超新星安德烈耶娃均通過視頻表達了今年重返中網的 期待。
中國一姐、現世界排名第七的鄭欽文,去年在巴黎奧 運會奪金后,于中網首次躋身WTA1000賽四強。今年她將繼 續領銜中國軍團,力爭主場突破,為球迷帶來更大驚喜。
場地煥新升級 體驗全面提升
2025年國家網球中心將迎來全方位升級。南廣場作為高效樞紐,將新辟通道直抵綜合樓、首創鉆石球場、蓮花等核心區域;西側新增 5 片國際競賽標準的訓練場及專屬" 簽名島",方便球迷近距離與球星互動;東側規劃紅土主題花園觀賽區。西廣場的"中網之環"和布拉德球場周邊及沿途增設休閑點,活力互動與愜意休閑于一體的活力網絡。園區布局優化后將完成近 15000平方米的空間擴容,顯著提升承載力和便捷性。
首創鉆石球場將重點升級聲效系統,確保清晰立體的臨場感,優化融入"中網藍"元素的貴賓包廂格調,并在更衣室配備專業冰浴設施,全力保障球員狀態。活動當天還揭曉了今年中網的主視覺。主色調延續中網藍與中國紅,并輔以故宮紅、琉璃黃等色彩,通過現代設計語言融入中國文化符號,自信展現東方神韻。
總臺科技賦能 打造創新觀賽盛宴
作為中網聯合主辦方,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負責賽事公共信號制作,并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為全球球迷帶來沉浸式智慧觀賽體驗。在首創鉆石球場首次引入與奧運會同規格的 6K全息球場回放技術及躍影智能視覺分析系統,結合虛擬字幕展示球員信息、歷史戰績和實時技術統計,并運用AI體育技戰術分析模型深度解析運動員動作與球路軌跡,顯著提升轉播的科技感與臨場感。
在傳播策略上,總臺將構建"賽事信息矩陣",整合多場地信號及球員抵達區、熱身區等幕后畫面,在首創鉆石球場比賽間隙實時插播其他場次賽果和花絮。同時,將為新媒體平臺提供涵蓋賽事高光、趣味互動及人文故事的短視頻,增強小屏傳播效果。
近年來中國網球公開賽全球電視轉播時長穩定在9000小時以上,2024年,中國網球公開賽吸引超 30萬人次來到國家網球中心觀賽,首次實現主要贊助商席位滿額,為期14天的賽事產生現場消費達2500萬元,較去年增長約40%。特許產品銷售額715萬元,較去年增長約150% 。 10月1 日單日觀眾流量4.4萬人次,創賽會記錄新高。
(孫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