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
胡曉明:謝謝潘院士。因為我主導的阿里云也跟潘院士一起在合作,我們接下來也會有更新的產品推出來。謝謝潘院士的精彩演講。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我們正在迎來下一代互聯網的盛況,我們堅信未來經濟是實體經濟和數據經濟的結合。新商業基礎設施當中,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將會驅動消費升級和產業變革。再一次感謝各位演講嘉賓,也感謝在座的各位聽眾。
今天上午的會議到此結束,讓我們共同期待明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謝謝大家!
12:51
潘建偉:目前在國家的支持之下,中科院的相關團隊也跟相關單位合作在構建一種北京-上海的這么一個廣域網,有這個廣域網之后,不僅可以金融部門、政務部門,各方面都可以到這方面,在密鑰分配之下滿足安全信息的傳輸。除此之外,因為你是要走向全球。
在國外,比如:你這個信息單元就不是怎么可控了,我們就可以利用量子衛星。這個衛星會在2016年7月初發射,在衛星的幫助之下,我們在每個終端都有衛星接收天線就可以實現廣域全球化的量子通訊。除此之外,在量子計算方面目前也有一些相關的研究特點。通過提高量子計算可擴展性,實現量子計算基本功能,目前已經有線路圖了。在國外像谷歌、微軟、IBM、英特爾,都在這方面開展了相關的研究。
我們國內目前有一家唯一的企業跟中科院合作,就是阿里巴巴“阿里云”,我們是共同合作來開展量子計算方面的研究。我們期望能夠在五年左右的時間里面實現50個量子比特相關操縱。它的計算能力,那么大概就可以超越天和2號了。在凝聚態等方面,也可以起到一些很好的作用。
最后我講一下它可能的未來。我覺得你歡迎它也好,不歡迎它也好。在不到5年或者10年的時間里面,慢慢的我們就會形成一個“天地一體化”的全球量子通訊基礎設施。在這個設施的支撐之下,就可以構建基于信息安全保障的未來互聯網。
這是我的第一個,或者也是我們學界的預測。
除此之外,在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方面的研究,我覺得大概會在5-10年里面量子模擬機會成為現實。但是通用的量子計算機我估計還要20年、30年,甚至更遠的時間。但是我覺得在我們每一位生存時間里面,應該是可以看到以量子計算作為保障、以量子計算作為終端的這么一個未來互聯網。
謝謝大家!
12:50
潘建偉:如果說N個比特就可以成為N的二次方狀態同時都存在,所以計算的時候數率會大大快于其它的計算機。有了這個事情之后,我們要構建通用的量子計算機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但是目前大家聚焦的熱點是在量子模擬方面。
比如:最近谷歌,前一陣子他們發布了,某種特定的可以比傳統的計算機快一倍。按照物理學家Feynman說:“如果模擬一個300個粒子構成的衍化,用經典的計算機拿來算,把整個宇宙當中所有的物質全拿來構成一個計算機都還沒辦法算這個300個粒子。但是用量子計算機或者特殊量子模擬器可以實現所謂的量子模擬。”
目前中國的學者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比如:城域網的技術目前已經比較好了。當年我們在這方面的推廣,也是得到了徐局長他們很好的支持。其實從2012年開始在北京城域網里面,已經在很多地方已經在進行使用了,包括:政務系統、金融系統和銀行系統,也包括新華社等等。除此之外,目前我們在構建兩個事情。
希望把這個范圍擴展到大范圍。
12:49
潘建偉:量子世界里,到了微觀世界不僅可以處于“0”和“1”的狀態,甚至可以把這兩者協同起來可以同時處于“0”和“1”相關疊加。它是有“0”和“1”的協同。當我們把這種概念推廣到網絡的時候,甚至可以處于叫“量子糾纏態的概念。咱們這兩個色子是處于量子糾纏態,扔它們的過程當中,發現不管多遙遠,兩邊結果都是一樣。這么一來,整個網絡就可以達成協同。利用疊加性和協同性,就可以在未來信息里面做很多的非常有益的事情。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一個非常小的嬰兒誕生了,不管我們抗拒它、歡迎它也好,它肯定是在不久的將來要在我們生活里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個就是“量子信息科學”。它有幾方面的功能:利用量子通訊可以保證原理上是無條件安全的信息傳輸和溝通。利用量子計算,可以實現本質上的、真正意義上的并行計算,可以讓量子計算的能力大大提高。利用量子力學的不可克隆定理和不可分割性,就可以構建一種量子密鑰分發的方式,密鑰分發完成以后就可以一次一密的安全互聯網。
除此之外利用這樣“0”和“1”的協同,就可以實現計算的并行性。在經典世界里面,“0”就是“0”,“1”就是“1”。到了量子世界里面,它同時可以處于“0”和“1”的狀態。
12:48
潘建偉:除此之外,如果說沒有隱私,每個人的思想都是完全透明的話。正像一部電影里講的,人類盡管科技上是比較差的,但是為什么在三體世界里面最后還能夠打敗三體的外星文明?就是因為他們的思想是透明的,我們是有個人隱私的。問題是在現代社會里面,我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安全的瓶頸。
這里面包括:終端、服務器和傳輸的線路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安全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以后很多的什么智能家具、智能的什么東西,都沒有辦法得到安全的保障。似乎我們可以利用加密的方法保障,問題是隨著計算能力的增加,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任何一種方法來保證信息本身絕對的安全性,這是我們目前面臨的第二個問題。各種各樣的網絡犯罪給我們每年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更不要說涉及到國防安全、政府安全方面的這些事情了。
非常有意思的就是與電動力學一樣,為我們現代的互聯網構建了堅實的技術基礎。量子力學在近百年的發展當中,也為了解決計算能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好了準備。
12:47
潘建偉:因為我發現咱們古代其實有進化到今天的人從個體上講,并不是性質最高的人,為什么我們這個個體智力比較差的會勝出呢?因為我們那個時候發明了符號,然后互相之間能夠進行溝通和交流、協同。其實互聯網的概念如果把它的意義放松一點的話,其實是信息的交流、互相協作,本質上就是互聯網的概念。互聯網的概念本質上是涉及到整個人類進化歷史,也會決定我們的未來。在進化的過程當中,有兩個事情非常重要。
1.我們要有一種技術可以很好的保證人類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古時候為什么進化比較慢?因為沒有電動力學、無線電、網絡,所以協同的網是區域網在一個村莊里面,在一個小鎮里面,一個省、一個小的國家,所以知識的發展比較慢。有了電磁波之后就把整個世界聯系成一體了,所以我們需要有效的手段能夠讓世界有效的連接在一起。
2.我們還要保證每個個體本身的隱私和自由思想。
大家如果覺得每個人的思想互相之間都可以溝通的話,不僅可以溝通,如果每個人都知道你想的完全是什么的話,那我們就沒有秘密可言了,也沒有創造的創造性了。所以我覺得在互聯網里面,以后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當中主要有兩個永恒的課題:要有更有效的手段保證信息提取和信息交流,同時要保證我們的隱私更加安全,讓我們自己能夠發揮自己個體獨立的能動性。這個就是人類發展的這么一個主題。量子信息技術正好能夠保證這兩方面的需求。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們的計算能力有無線的需求,可以說是貪得無厭的。我們目前的技術發展途徑很快就會遇到瓶頸,也就是大概不到10年的時間。原來大家所期望的所謂“電子計算機”或者計算機的計算功能將不再可靠,而且耗能將是巨大的,所以我們對計算能力的需求已經沒辦法得到很好的滿足了。所以大家經常在問:未來的計算機,也就是互聯網里的終端應該是什么樣子的。這就是我們目前,已經馬上要面臨的一個問題了。
12:46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潘建偉:量子信息技術,讓未來互聯網更加安全高效。)
潘建偉:非常高興能夠到這個論壇給大家介紹我們的工作。我認真聽了每一位演講者的演講,大家主要講的:創新有兩類。第一個,怎么更好的滿足客戶需求或者引起客戶的需求,我覺得這是上午所有前面這些報告的主題。我們作為科學家,怎么樣通過技術研究,怎么更好的讓前面每一位主講者講到的,讓他們更好服務于其他人的需求。
作為科學家,主要關心兩個事情:第一個,關心這個宇宙的歷史,看這個宇宙是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通過對這個東西的研究,牛頓力學、電動力學、相對論、量子力學構成了今天所有物聯網的基礎。同時,科學家也關注人類的命運。如果古人發現今天的人開大會討論互聯網的未來,他們會感到是非常欣慰。
12:44
李濤:那么作為中國移動互聯網公司里面最具有國際化的公司,大家可以看得到這個曲線,這個曲線是APUS創辦之后,我們過去15個月里面高速成長的曲線,我們七月份發布了我們的產品,到今年的第三季度結束,我們全球有超過5.1億的用戶,我們的市值超過了15億美金,被中國很多媒體稱之為亞洲的獨角獸企業的代表的一個企業。
我們的用戶在全球也有非常好的這樣的一個分布。包括在北美、中南美洲地區,我們的用戶超過了20%,東南亞我們的用戶超過了15%,南亞我們有15%的用戶。包括俄羅斯和歐洲在么,我們有18%的用戶。APUS希望通過我們在全球的巨大的用戶的覆蓋,能夠幫助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向海外,通過APUS的平臺走向海外走向世界。謝謝。
12:43
李濤:但是到2014年上半年結束,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互聯網其實面臨著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向何處去,原因是中國互聯網是個非常平穩,而且是高度發達的互聯網的狀態,我們有自己的創新,有自己成熟的產品,中國互聯網已經很少有新的用戶新的市場誕生,這時候擺在中國互聯網所有人面前一個問題,我們往何處去,我們當時做了一個判斷,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就是O2O領域,或者我們今天談到的互聯網+,另外一個就是向海外去,國際化。
O2O領域是一個寬進嚴出的,對于很多的企業來說,非常容易進去,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大量的企業涌入O2O領域,但是資本寒流到來之后,很多O2O企業快速死掉,所以看到了快的和滴滴的合并,包括非常多的O2O的巨頭合并。這實際上證明了我們當初的判斷。
第二個方向就是向海外去,國際化,海外去、國際化實際上是門檻非常高的,但是一旦邁出去,你會發現海闊天空,機會是非常巨大的。習總書記提出來一帶一路的戰略思想,對于APUS而言,我們的理解,一帶一路不僅僅是中國的經貿要走出去,不僅僅是中國向海外輸出經貿之路,同時它也是中國互聯網人,包括中國的技術創新技術標準技術思想的輸出之路,同時我們也應該通過一帶一路,通過我們的國際化能夠把中國的文化傳播到海外去。
12:42
李濤:我們有個第三方的數據參考工具。現在每個微信的用戶使用時長是超過100分鐘。但是APUS的用戶在APUS的系統上存留的時間超過了300分鐘,也就是說一天你有五個小時在APUS上的。這就意味著APUS上會形成巨大的數據流量。到目前為止,APUS全球5.1億的用戶,每天會產生至少15T的數據,在許多的互聯網公司來說,這個是個非常大的數據量。
第三點我想關于萬物互聯,我想提出來一點,對于中國的非常多的互聯網的企業,創新和技術企業,這個是一個巨大的機會。這個是源于我們對于全球互聯網做了三大板塊的判斷,在過去的15-20年里面,全球互聯網已經形成了三個板塊,第一個板塊是以美國為核心的板塊,第二個是中國互聯網板塊,第三個是中美之外的新興市場的互聯網板塊。
特別是新興國家他們的板塊落后中美市場板塊差不多兩到五年,這個市場有多大呢?在東南亞在南亞在中東,包括俄羅斯,包括非洲地區,還有二十多億的用戶還沒有通過智能手機接入互聯網,這個是個非常大的機會。對于中國非常多的互聯網企業來說,今天你到達這樣的市場,就意味這你回到了兩到五年前的中國,這也就是APUS去年為什么邁出這一步,全面走向海外。APUS到目前為止是中國互聯網公司里面最為全球化的公司,我們全球5.1億的用戶99%都在海外,在中國的用戶是非常少的。
第二個是我們對于中國互聯網,我們做了三個階段做了一個劃分,我們認為這個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歷史機遇,從1998年到2006年,中國互聯網基本上是海外互聯網的代理或者是拷貝的版本。從2006年到2014年,是中國互聯網本土企業快速崛起的時代。這個時代里面,我們可以看到BAT的產生,包括奇虎360這樣的公司的誕生。
12:41
李濤:公共數據中心,由很多的運營商,包括剛剛談到的BAT這樣大的互聯網平臺互聯網公司,包括谷歌、亞馬遜等這樣的巨大用戶量的公司或者是系統提供公共數據中心。第二個我們將會形成以路由為核心的家庭或者是說office的數據中心。第三個隨著我們的智能硬件,特別是隨身的可穿戴設備的快速普及。我們將會形成以手機為核心的隨身的個人的數據中心。
剛剛的周總包括剛剛的幾位嘉賓都討論到了,未來我們的可穿戴式設備,萬物互聯,會不會以手機為中心?我想對于個人而言,將來確確實實很多都會以手機為中心,倒不是說因為其他的穿戴設備能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的密度,或者是說能不能提供很好的顯示屏以及輸入設備,更重要的是因為我們未來,我們的眼鏡,我們的手表我們的手環,我們的鈕扣,每一個都是隨身設備,這些上面會產生巨大的數據,這些數據哪一些是可以由我自己來保存的,哪一些可以共享到家庭,共享到辦公室,哪一些是共享到公共數據中心的,這些是需要我來做判斷的,這些數據的判斷,必須要有一個存儲中心,這個最重要的我認為是手機。所以我們APUS提出思想的時候,首先會從手機來著手。
APUS的大數據平臺有什么樣的優勢呢?其實很簡單,第一是APUS的數據平臺有著用戶巨大,我們現在全球有超過5.1億用戶,所以它用戶覆蓋非常廣。第二個APUS用戶數據平臺,數據密度非常高,因為我們為智能手機用戶提供數據系統,可以這么看,用戶在互聯網上接入的每一個行為,都是通過手機或者是APUS的系統來完成的。
12:40
李濤:未來我們的萬物互聯的時代,我們最重要的是如何去響應用戶的需求,如果去判斷用戶的需求,如何能夠為用戶提供實時的分析與響應,解決用戶的問題。所以對于萬物互聯的時代,我們要為用戶提供接入到互聯網的服務,就需要我們自上而下,需要我們有頂層設計的思想,從用戶需求側來設計。
這就需要我們為用戶提供良好的用戶系統,在用戶系統幫助用戶連接到互聯網的這個時代,用戶使用什么樣的硬件,硬件用什么樣的配置,包括用什么樣的操作系統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對于用戶的需求的響應、分析以及我們對于用戶所有的需求的這樣的一個滿足。
APUS正是在這樣的一個思想下提出了我們的解決方案,就是APUS的用戶系統,我們提供的用戶系統,至少包含了五個部分,包括了用戶的交互系統,對于系統的管理與控制,包括對于應用的管理控制,包括對信息的管理控制,包括對通訊社交的關系。不僅如此,APUS系統背后,實際上還有APUS的大數據平臺,還有深度學習的機器引擎。我們正是通過這樣的三位一體的解決方案,幫助全球到目前為止,超過了5.1億的用戶,接入到了互聯網。通過他們的智能手機。
第二點我想說的是,在萬物互聯時代,實際上我們將會以大數據平臺為核心,在未來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大數據平臺,在我們的互聯網里面,將會有三個數據中心。第一個我們稱之為公共數據中心,第二個系家庭和office的數據中心,第三個是個人隨身的數據中心。
12:39
李濤:到了五年前,移動互聯網出現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全新的連接為王,因為我們接入到互聯網,不再需要鍵盤,甚至未來可能不再需要屏幕。這時候我們需要影響到互聯網,我們的每一個互聯網服務,能夠影響到用戶,實際上是通過連接的。
剛才談到了,無論是騰訊還是小米,都在試圖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連接器,但是到了未來移動互聯網為基礎的IOT時代,我們可以知道,最重要的將會是連接加大數據。
移動互聯網IOT時代,萬物互聯有哪幾種模式呢?現在我們可以看到有幾種非常典型的模式。首先是蘋果模式。其實小米或者是其他非常多的手機廠商都在模仿這種模式,這種模式就是希望通過為用戶提供硬件、操作系統、用戶系統在內的完整的解決方案,通過控制終端,影響用戶連接到互聯網的連接。
第二種模式是谷歌模式,谷歌1.0是控制入口,2.0是希望控制連接,所以谷歌采取了一種更輕更快的方式,試圖把全球幾十億人口都連接到互聯網上,他們采取了操作系統的方式。
第三種其實就是APUS去年提出的用戶系統模式,我們知道一部手機手機上是由三部分構成的,硬件、操作系統、用戶系統,APUS做的是希望操作系統之上構建一個用戶系統,通過良好用戶交互,完美的用戶體驗,解決用戶連接到移動互聯網的服務。
為什么我們要做的是用戶系統,而不是像谷歌一樣做操作系統,或者是像其他廠商一樣做終端呢?因為未來的IOT時代,我們認為操作系統的思想已經非常落伍了,因為操作系統本質上是對硬件的控制。但是萬物互聯時代,我們剛剛看到很多嘉賓的分享,會有數百億上千億的終端接入到互聯網中,這樣的終端這樣的形態,已經不可能簡單的用某一種硬件,某一種操作系統來管理或者是控制,傳統意義上自下而上的這種從管理硬件為出發點的這樣的一種設計思想已經完全的落后了。
12:38
李濤:大家中午好,非常感謝各位嘉賓在這兒來聽我來介紹APUS的用戶系統連接世界,剛剛諾基亞的王總說諾基亞今年已經度過了150周年,我算了一下大概是1800個月,程維說滴滴是最年輕的公司,已經有三年多的歷史,我想這次參加大會,最年輕的公司應該是APUS,因為APUS到目前為止只有18個月的歷史,APUS的產品上線也僅僅是15個月的時間。
我們是去年2014年的7月份產品才剛剛上線,但是APUS也是全球移動互聯網領域成長最快的一家公司,原因很簡單,在過去到今年第三季度的時候,15個月的時候,APUS在全球囊括了超過5.1億的用戶,應該說全球移動互聯網發展最快的公司,當然也是最年輕的公司。
那么APUS到底是做什么的呢?其實APUS是為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提供智能手機上的用戶系統。我們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主要是萬物互聯時代,技術如何推進變革。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整個互聯網發展的幾個階段,在過去的十幾二十年里面,我們的互聯網其實經歷了三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傳統的PC的互聯網,到最近幾年興起的移動互聯網,在未來的五到十年里面,我們將會到達萬物互聯,也就是IOT時代,萬物互聯的時代。這三個時代我們看看它們有什么樣的特色。
傳統的PC互聯網時代,我們接入到互聯網,主要是通過屏幕和鍵盤,這時候可以看到所有的互聯網公司,他們快速增長,是因為他們取得了入口,所以PC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入口為王的時代。
12:27
胡曉明:感謝王總,下面有請APUS Group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濤,為我們做主題演講:用戶系統,連接世界。
12:33
王獻蜀:最后一個問題是,為什么要解決萬物互聯的問題?如果我們只是解決了用戶打車更舒適,或者公交乘客坐車更舒適這個問題。我想作為一個商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適應用戶的需求,適應市場的變化,讓自己的企業為股東、為員工謀取更多的福利和利潤,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但是我想如果說我們在座的各位都在思考移動互聯網的未來,如果可以說在這個臺上作為大會的嘉賓,我們大家要思考的不僅僅是順應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發展的問題,更應該是解決萬物互聯的問題,還要解決社會的效能。
作為一個企業家來講,不僅僅是企業發展,還有企業的社會效能,可以讓公交這個場景,可以讓很多大量的傳統領域在技術革命、信息化革命時代變得效能更高,社會效率更高。我想在智慧公交時代也是這樣,可以讓這個東西變得更加有成效。所以說,我不是個技術派,但是我信仰技術可以造福人類,技術可以讓出行變得更加快樂。
謝謝大家!
12:29
王獻蜀:我認為目前我們所看到的這些東西,都只是非常粗淺地解決了公交數字化面向乘客一部分的基礎需求。因為現在公交車上這些乘客都在使用智能手機,他們都有訪問能力。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給他解決的僅僅是乘客的乘車如何更加方便、如何更加舒適的問題。
我們再看看未來,會是什么樣?我認為在未來寬帶、大數據、云計算的智慧公交時代,我們可以解決的是“公交用戶移動生活社區”。為什么?我們講,移動互聯網是碎片化的時間,公交用戶,在中國的北、上、廣、深,公交擁護每天在1.5小時以上,已經不是碎片化了。在這個無聊的時間段里面,用戶能夠做什么?解決人與人,過去公交是一群陌生的熟悉人,每天他們有共同的生活場景,可以解決他們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問題,可以解決人與車;過去公交車與車之間是沒有通訊能力的,靠后臺的調度,解決車與車的問題。
同時,解決人與車。什么意思?人在車上,現在用IC卡刷卡,未來是不是可以用更好的一些技術解決人與車之間的友好支付等等,公交站點沿線的生活服務解決這些問題。所以我認為在未來這個行業值得我們期待,在萬物互聯的時代一些傳統的行業變革,未來會變成什么樣?這是我們很難想像的。這是我講的第二個問題,萬物互聯,公交這么一個傳統的領域,它的運營模式、商業模式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也是我們巴士在線現在在做的一些基本的對公交的信息化的一些基本的探索與思考。
12:27
王獻蜀:怎么去解決萬物互聯的問題?從去年的第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我第一次聽到一個詞“連接”。馬化騰提出:“微信成為一個連接。”今年我們看到微信越來越多的連接線下的服務。我昨天又在小米的展館看到手機,雷軍希望用手機成為一部連接器,連接所有的硬件。我覺得微信作為一個連接器,是一個移動應用,虛,看得見,摸不著。
手機作為一個連接器太小,公交車每天四億多以上的用戶在公交車上,我們如何讓公交車成為一個連接器。在現在的寬帶技術、網絡技術的條件下面,如何讓公交車成為一個社群?我們看看,提到信息化,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到現在的信息化時代,公交領域。我是思想派,如何思考萬物互聯。我還是希望自己是一個行動派,就是在某一個傳統,大家看上去不被關注的傳統領域,可以如何進行萬物互聯,它的信息化可以怎么去做,它的移動互聯網化可以怎么去做?
我們看看中國公交這個非常傳統、非常接近普通人生活的,它可以怎么去發展?它其實經歷了三個階段:智能化、數字化和智慧化。我們過去看到,十幾年前2G時代公交的智能化,他們就是希望車上有一個GPS,有一個2G的通訊網絡,在后臺能看到我的車在哪里,這樣可以合理的安排車輛調度,所以解決了他車輛信息化運營管理的問題,就是B2B公交企業智能管理的問題。到了現在3G和4G的時代,我們看到很多人去坐公交的電子站臺,去做公交的移動Wifi,包括:到站了,到站提醒等等面向乘客服務的公交數字化的一些軟件。比前面又進了一步,從車輛的管理到對乘客的娛樂服務。
12:25
王獻蜀:大家都知道中國的互聯網誕生兩類人:1.海歸。2.技術派。像誕生了馬云這樣的既不是技術派又不是海歸的,其實是千年難得一遇。我更加糟糕,既沒有留過學,英語也不懂,更不要說進過大學的門了,但是我覺得自己應該算是一個思想派和行動派。我在思考,在萬物互聯驅動產業變革的時代,我們回答三個問題。
1.萬物互聯解決什么問題?
2.怎么解決萬物互聯的問題?
3.為什么要解決萬物互聯的問題?
在現在移動寬帶、大數據、云計算時代,我個人認為萬物互聯是要重新去構建在工業化時代的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關系。我們這邊看到大量的出行,我們講:交通、金融、工業4.0、教育、醫療等等等等很多行業被重新構建這些關系。當然,這也只是我們現在能夠思考、能夠看到的。剛才比較有趣,我跟潘院士在下面簡單交流了幾句,在未來量子是不是可以重新構建一種計算能力,安全的能力。所以互聯網未來會是什么樣?互聯網的未來是什么?其實我們大家都不知道。這是一,我認為在萬物互聯時代,重新構建這些關系。
第二個問題是,萬物互聯怎么解決萬物互聯這個問題?大家提到滴滴,滴滴解決了小車的問題,讓用戶更加方便、便捷的打到了出租車,連接了一千萬部私車。但是如果僅僅是這樣,我認為還是不夠的。像Uber、滴滴,我認為還有另外一個使命,讓更多的人拼車,讓更多的汽車使用效率最大化,節約了社會的效能。如果說汽車變得更加舒服、更加愉悅、更加舒適的時候,大家更多人去買車,我認為會造成更多的道路擁擠、社會資源的浪費。所以大家一提“汽車互聯網”,往往想到的是“小車”,可是忽略了另外一個東西——大的公共汽車。
這張圖片是中國第一部公交車,1907年在青島誕生的。目前在中國500多個城市,60多萬公交車運輸了4億多人群。從互聯網角度來講,就是每天運輸超過4億的互聯網的用戶。對吧?這些用戶在現在,都在向智能手機過度,都是移動互聯網的忠實用戶。
12:23
(巴士在線傳媒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王獻蜀:智慧公交,駛向未來。)
王獻蜀:我有點緊張,因為我不確定應不應該上來。這是我第二次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第一次是作為僅有的幾個傳統媒體和通訊的嘉賓參加。這一次我發現,很多傳統的行業參加了這個會議。在中國大家一提起“互聯網”永遠是把眼光和注意力放在了新浪、搜狐,乃至于到現在的BAT身上。所以往往很多大量的、過去的傳統行業被忽略掉。
阿里的總裁剛才分享到:“在未來沒有傳統行業,所有的公司都是互聯網公司。”在很多場合,我也是這么認為的。未來沒有電子商務公司,也沒有傳統行業、沒有傳統互聯網公司之分,未來的企業都是互聯網公司。我也同時堅信一點,正如剛才獵豹移動的傅盛先生分享到的:“未來的BAT一定是來自于傳統行業互聯化程度最高的。”我也始終這么認為。
今天這個論壇非常的有趣,我也是江西人,程維也是江西人,傅盛也是江西人,三個江西人在烏鎮同臺論道。萬物互聯的時代,推動傳統行業的變革,獵豹全球化、滴滴用互聯網的產品與技術手段改造傳統行業,而巴士在線恰恰正是在傳統行業當中用互聯網的產品和技術手段進行自我的改造。所以我在想,也許未來的BAT,可能會變成CBD。什么是CBD?獵豹的第一個字是“C”,巴士在線第一個字母是“B”,滴滴第一個字母是“D”。傳統行業不應該被忽略掉。
12:21
阿杜阿拉姆?阿德瑪塞?阿貝特:另外就是可以在網上獲得政府的服務,比如說稅收的效率也提高了。銀行和金融機構也從中獲益,我們看一下社會層面。讓人們更好更便捷地獲得信息知識和金融服務。并讓企業從投資中獲得效益最大化。這樣他們就能知道產品的具體價格,并將效益最大化。
他們也可以在網上詢價。農村的農民知道他們種的咖啡豆,他們的咖啡最終賣了多少錢。使他們不會被欺詐。還有30多個基站來提供ICT的服務。比如說有人子女歐美留學、工作生活的話,也能聯系更加便捷。
我們看一下埃塞和互聯網的未來,互聯網對于推動經濟增長至關重要。通過互聯網的發展,我們實現了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現在我們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更加需要互聯網,電信公司也將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網絡,并降低價格,提供更多的創新和發展,并提高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
我也希望各位在座的潛在的投資者能到埃塞去投資,謝謝。
12:19
阿杜阿拉姆?阿德瑪塞?阿貝特:這是我們的下一個五年目標。或許大家可以在埃塞來進行投資,這是我們增長和變革的計劃之二。
我們的目標是2020年達到1億。我們看一下移動的用戶從四千萬將上漲到一億,這也是我想向大家強調的問題,這意味著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它也呈現了更加移動化的趨勢。我們看一下數據的滲透率,到2020年會接近53%。固定的寬帶連接,將達到10%。現在3G、4G在移動中的份額占了85%。這個是我們的,在資金方面的計劃。現在目標是380億當地貨幣,到2020年將達到65億美元,對GDP的貢獻獎達到35%。
我們看到互聯網對于社會的影響。從企業來看,互聯網能提高生產、管理效率,也就是機器對機器的連接,也提高了我們的跨國競爭力,很多企業在埃塞投資,也使我們有機會提高競爭力,并且使交易成本降低,使營商環境更透明。
從政府的管理角度而言,我們看到學校有校內的網,大多數的學校都有互聯網連接,最好的教授最好的老師可以通過遠程授課的方式,給鄉村的學生上課。讓農村的孩子也能夠得到來自最好的教授的指導。政府也讓首都的一些教授和科學家能夠給偏遠鄉村的兒童、學生上課。縮小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現在農村也跟城市居民一樣,能上網。地方的一些官員他不用真正的親自到現場去查看,可以采取視頻會議的方式來進行政策的指令。
12:14
阿杜阿拉姆?阿德瑪塞?阿貝特:我們看一下最近幾年的趨勢,2008年的時候,政府出臺了政策,在中國政府的援助下,中國政府提供了資金,中興通訊也在埃塞也有投資,這個項目的資金額達到了15億美元。現在窄帶和寬帶都接入了,在2010年,讓用戶能夠在我們的村莊也有了通訊服務,在五公里半徑范圍內的服務覆蓋率達到了62.14%。
在埃塞有16萬個村莊,所以我們的目標是在五年內把所有的16萬個村莊聯系起來。讓學校聯網,現在成為了通訊發展的一個契機。2011年,我們互聯網用戶達到了170萬,這是2008到2011年的發展路徑。到最近三年,我們正在對通信行業進行投資,有16億美元的投資,有華為、中興、愛立信的投資,我們有3G的移動網絡,也有3.5G或者是3G+的服務,在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加也有4G的覆蓋,現在用戶達到了940萬。所以是從175萬到了現在的940萬。這個是用戶規模的上漲。
在4G互聯網、物聯網運用的所有的科技,希望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能夠更多討論關于資金的問題,是否能買得起的問題,我也希望大家能夠更多的關注第三世界是否能用得起3G、4G的服務。這樣我們能攜手并進,我也希望大家再次匯聚一堂的時候,能有機會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因為設備是最基本的基礎設施,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關注,在埃塞,減貧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應對饑餓、貧困,提高教育質量,提高衛生保健水平,這是我們的主要目標。我們也有一個五年計劃,每年都有一個增長和變革的計劃,在電信通訊領域,我們的目標是向農村覆蓋寬帶網絡,讓互聯網的普及率、滲透率提高到55%。
我們看一下增長和變革的計劃,這個是我們用戶群體,用戶量。已經達到了四千萬,而看移動這一部分,每年都是以30%的速度在增長。現在達到了3800萬,已經接近4000萬。我們看一下收入的增長趨勢,也上漲了28%。埃塞的公民他們使用互聯網越來越多,并利用互聯網來解決經濟社會方面的問題。讓企業、家庭都能接入互聯網。
12:04
阿杜阿拉姆·阿德瑪塞·阿貝特:謝謝,各位貴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我們埃塞俄比亞有87個民族,87種語言。我非常高興能來到這里,參加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給大家介紹一下互聯網的發展,在埃塞俄比亞的歷程,如何改變埃塞俄比亞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這樣的一個歷程。
實際上有誰知道埃塞俄比亞在東非,有沒有在埃塞俄比亞投資過旅游過或者是訪問過的?如果你們要是去過的話,別人要問你關于埃塞俄比亞的問題,請幫我回答,我沒有時間回答了。埃塞俄比亞是東非地區,非常人口第二大國家。同時我們是非盟的成員,也是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我們也在積極地進行減貧的工作,也就是說我們需要進一步的加大力度來扶貧,通過教育,通過加強人們的健康水平,來用先進的技術來消除貧困,所以我們也在使用信息通訊技術,減少貧困,提高人們的受教育水平,以實現國家的變革。
信息通訊技術,實際上政府是非常重視的。我們國家電信部門,我們只有一個運營商,也就是這個運營商是處于一種壟斷的地位的。它包括固網、移動網絡還有寬帶,也就是埃塞俄比亞的電信公司。實際上也是由我們的公司所主管的公司,它一共已經有了120年的歷史了。這就是埃塞俄比亞電信行業的概況。
我們看一下趨勢,在1893年開始有了電信服務,大概有122年的歷史,政府從1991年才開始重視它的普及率和地域的覆蓋。看一下我們的發展歷程,在1997年的時候,在埃塞開始有了撥號上網服務。在2001年,我們有了DDN數字數據網絡,在2005年開始有了多媒體的將語音數據和視頻數據連接起來的服務。就在同一年,也就是2005年,我們有四千公里的光纖主干網絡,但是只有兩萬的互聯網用戶。
12:00
胡曉明:感謝傅總,其實傅總的演講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發,我們通過移動設備不僅連接人與人,還連接國與國,下一個演講,我們非常榮幸的邀請到了埃塞俄比亞電信首席執行官,阿杜阿拉姆·阿德瑪塞·阿貝特,給我們帶來的埃塞俄比亞互聯網和通訊的發展,有請。
11:59
傅盛:我們先用工具和安全的方式切入,下一步要在全球做內容平臺,把全世界最好的內容連接起來,成為一家以工具和安全的海量用戶為基礎,以內容傳播為平臺的這么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我看到很多全世界各處的創新,都是有機會通過移動互聯連接起來,這是一個發射火箭的公司在硅谷,希望能夠把火箭成本降到幾十分之一。我們在以色列還和以色列的經濟部,今年一月份有一個在中國的活動,我覺得以色列有很多的技術也可以通過中國的技術化。
我們在印度現在月度活躍已經超過4千萬,已經和印度最大的手機廠商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我們也想用中國的理念幫助印度快速的發展自己的移動互聯網。有的時候走在這些國家的時候,我們好像是穿越回來的人,就好像到這些地方,中國的經驗就是他們未來3-5年的經驗,今天中國真的是有這樣的非常好的先發優勢,而且我也堅定地認同“互聯網已經成為基礎行業”,未來的機會,絕對不會變成對互聯網的顛覆。
站在跨界的中間點上,我們就會與上一代截然不同的機會。獵豹希望成為中國企業全球化的橋梁,謝謝大家!
11:56
傅盛:當時我們做Clean Master的時候也思考了很多關于文化的壁壘,所以我決定選取“清理”和“安全”,這樣兩個對文化要求最少的這么一個領域切入。因為我想就像汽車、手機,本質上都是工具,一個是硬的工具,一個是軟的工具,這些工具對于文化屬性的要求是最少的。所以我們當時選了兩個這樣的產品,以單點切入、切入全球。當我們全球化的內容鋪開的時候,我們開始全力以赴的來嘗試對文化壁壘的突破。
我們除了自己做,還投資了很多,立志于、扎根于海外的小團隊。這是Musical.ly,它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在美國做出用戶最好的音樂視頻分享社區。這個產品在我們投資以后6個月,被用戶口口相傳,在美國的AppStore排行短期內沖到第一,現在是總榜30名,今天有300萬美國用戶使用這款音樂軟件,每天有300萬以上的視頻上傳,有2億次的視頻播放,而這個團隊在上海,這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成績。我們上一輪又跟GGV、SIG等以一億美金估值增資了它,它和美國的三大版權公司都簽訂了協議,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發布新的歌曲,所以我也建議外國的朋友下載這個軟件,的確很好玩,有很多很酷的年輕人。
今天中國已經開始成為這種移動互聯網有著“高地”之稱的國家,它有機會把自己的產品輸出到全球,而且這種全球化的輸出又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要簡單的多。我們最近也剛剛發布了一款面對全球的游戲,也建議大家玩一下叫《鋼琴塊2》(音)。現在也是美國不管是Google Play還是APPstore的第一名,它深受全球各國人民的喜愛和好評。
11:52
傅盛:我們做到了什么呢?第一款主打產品叫Clean Master,在全球迅速獲取我們的用戶量。現在在全球移動月度活躍已經超過了5.6億,即:每個月有5.6億臺手機在跑著獵豹移動的應用。一個手機跑兩臺我們的應用,我們只算一個活躍用戶。我們這個活躍用戶也不是指下載量,如果是“下載量”,獵豹移動在全球應該是超過20億。
而這一切的發生,基本上只發生在兩年多的時間。我們5.6億的月度活躍當中,74%來自于海外,其中20%用戶來自于歐美。我們在歐美的月度活躍已經有1億,印度市場增長也很快,現在已經要超過美國成為海外第一大海外用戶來源國。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在2011年開始,我當時是把我自己創辦的金山安全和可牛合并起來。
大家都知道2011年的時候,360帶起免費殺毒風暴使得整個行業迅速發生整合和變化。2010年金山毒霸2.1億,2011年就降到了1.4億,然后我們全力以赴免費,在2012年開展國際化,所以我們在過去收入增長也是比較快,連續5年保證100%的增長,今年前三個季度收入已經比去年要多得多了。
我們在談國際化的時候,我們內心有一個壁壘就是“文化”。文化的壁壘會不會成為這個時代不可逾越的壁壘?當喬布斯到土耳其去度假的時候,他跟朋友說:“你看土耳其有非常好的土耳其玉,非常好的土耳其烤肉,但是這些年輕人一樣喜歡喝可口可樂,一樣喜歡耐克,所以我相信不會有一款土耳其手機,蘋果手機就可以滿足他們。”
11:48
傅盛:第二個大前提,我發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全球化的路徑發生了改變。在之前我們要做全球化必須先本地化,必須每個國家先建辦公室、招人等等,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完成本地化以后才能進行全球布局。一個程序員,一個創業公司,只需要把自己的產品做成幾種語言,放到應用市場上,就可以被全球幾十億人同時下載,從而迅速完成全球化。
我在三年前分析了美國工具排行榜前三名,發現是哈爾濱的程序員作品,我突然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時代,即:移動使得世界更平。你從在任何一個角落的任何一個小公司,都可以從第一天開始就把自己的理想變成一家全球化的公司,而它的成本比我們想像的要低的多。
所以獵豹移動相信中國公司連接世界變得更容易,在移動時代,而且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我們不僅認為我們有機會成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而且我們認為中國互聯網公司變成全球化公司會是浪潮,會是幾乎所有公司的共同訴求。所以我們在那個時候開始全力以赴的出海,這件事情跟周鴻祎先生也有關。因為我們當時在中國面臨360激烈競爭,360又和騰訊的激烈競爭。我發現老大和老二打仗最有可能死的是老三,所以我們當時決定全力以赴出海,而且為了避免中國同行過早知道,所以我們那個時候在第一年的時候整個產品是沒有中文版的,在海外商家也不以獵豹移動的名義在商家。
11:45
傅盛:大家好,我是獵豹移動CEO傅盛。我剛剛坐在下面聽程維做了20分鐘滴滴的廣告,心里滿心的佩服。我覺得這樣子,我做廣告就沒有什么壓力了。我們都是江西人,我比了半天,我沒有什么地方比他強的。比我年輕,公司的時間更短,發展也更好。我覺得唯一強的是我曾經也像他那么胖,然后我終于減下來了。
我覺得滴滴真的是很偉大的商業例子,這么短的時間這么大的發展。這個時代真是太好的時代,給了很多年輕人,包括我自己無比好的巨大機會。有的時候也并不僅僅因為我們有多大能力,是正好站在這個時代的裂變點上看到一個趨勢然后站了上去,然后有機會做成一些事情。
獵豹移動正式成立算是5年時間,我們經歷了很多痛苦的掙扎。后來一直到三年前我發現了一個機會,就是“全球化”。我大概是4年前第一次去的美國,在美國我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幾乎所有的創新都來自于美國,在互聯網時代。為什么我們工作的更勤奮,但是卻是他們好像主導了整個互聯網世界?后來我在想,也許這不是因為我們的能力問題,而是因為我們的思考模式問題。
于是我進而又想了一個問題,為什么一家中國企業一直不容易做成一家國際化的公司?我后來經過仔細思考,我想也許不能夠做成全球公司的原因是我們不敢去想。順著這個往下分析,我發現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企業競爭實力在很多應用領域趕超美國。由于我們在中國強烈的激烈競爭,使得中國整個互聯網人才的培育,包括:產品認知體系上,我認為在很多方面都是比美國有特色。包括以前最為詬病的盜版環境,卻催生了中國最好的免費模式。滴滴時代,老百姓更需要便宜一些,所以補貼模式在全力的趕超Uber,這是中國形成制高點的最好的機會,這是第一個大前提。
11:44
胡曉明:感謝程維,我是滴滴出行的用戶,滴滴出行也是“阿里云”在計算和存儲大數據上的用戶,這也是一個連接。現在,讓我們有請獵豹移動公司首席執行官傅盛先生做“移動,讓世界更平”的主題演講。有請傅總!
11:42
程維:我們覺得前二十年的互聯網的發展是用互聯網連接一切,未來三十年是云端的大數據、深度學習、人工智能驅動一切的時代。
非常榮幸能參加這一次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前天習近平主席還參觀了滴滴的展臺,本來說好14家企業一共一小時,滴滴是最后一家,但是前面嚴重超時,特別到前面一個展位,周鴻祎360的時候,半天不出來,好在最后習主席還是來到了滴滴的展臺,作為一家三年的年輕的初創公司,我們倍感榮幸。習主席在第一天的演講里面提到了分享經濟,提到了支持基于互聯網業態的新的業態創新,我們都倍感興奮,滴滴的使命是讓出行更美好,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繼續的努力,真正能幫助大家解決出行難的問題。謝謝大家。
11:40
程維:今年初我們跟快的合并了,一開始是因為婚姻,兩個年輕的企業慢慢培養出了感情。今年好象所有單身的互聯網企業都結婚了。那是始于滴滴、快的的相信愛情的結合。今天我們已經服務了三億用戶,我們特別自豪的是我們拼車有了50%的拼車成功率。如果你愿意拼車,滴滴大數據,可以有50%的機會幫你找到一個同行的乘客。未來我們希望由這中國人引導的一站式的出行平臺,我們希望在未來三年里面,每天服務三千萬客戶,一千萬司機,我們希望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可以很方便的三分鐘內叫到一輛車。
2015年滴滴推出了很多垂直的出行服務,2016年我們希望打通這些服務,變成一個智能的出行助手,預測你的需求,根據當時您附近的交通狀況,提前安排好適合您的出行工具。就像您的助理一樣。
2016年,我們希望滴滴不再是天上的打車軟件,我們能夠踩到地上更接地氣,打通汽車流通和服務的產業鏈,給司機提供更好的服務。2016年我們希望滴滴更加的國際化,我們還是很年輕的公司,但是我們看到美國很多公司從第一天起,就把自己定位于一個國際化的企業,而不僅僅是一個美國的企業。我們希望探索中國企業國際化的道路,構建一張全球出行的網絡。明年中國的用戶去美國,去東南亞,去印度,已經可以用滴滴叫一個當地的出租車了。我們希望自己變成一家大數據驅動的公司。
11:38
程維:上個月我們推出了拼車服務,我們希望未來的出租車,就像公交車一樣在城市里面可以永不停止的穿梭,可以把用戶拼在一起,下去一個上來一個,不停的流轉,降低擁堵。我們剛剛推出跨城順風車,馬上要春運了,我們希望今年春運,大家多一種回家的選擇方式。如果定不到機票定不到火車票,試一下,有沒有順路,可以通過跨城順風車回家的方式。我們希望有開車回家的車主,如果你有空余的座位,在滴滴上發布出來,能夠捎上一個順路的朋友,幫他回家。很難想象三年的時間,互聯網交通,中國的移動出行,從一個傳統的行業,變成了一個最具創新活力甚至引領全球的創新產業。
現在全球很多的地方,都在學習中國的順風車的模式,都在開展移動巴士的探索,應該說最新的互聯網領域,中國開始逐步的取得了領先,這三年的時間是最激烈的競爭和合并,促使了滴滴快速的發展,在我們創業的時候,我們看到中國的電商競爭非常的殘酷,看到中國的團購競爭非常殘酷。萬萬沒有想到打車軟件后來變成了競爭最殘酷的產業。
剛剛周鴻祎周總講,激烈的競爭補貼大戰甚至已經傳導到了手機行業。但是我想在一個行業早期,競爭最充分,整個行業發展最快,就像中國內部的乒乓球競爭最充分,出去以后的隊員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我們感謝充分的競爭讓滴滴能快速的奔跑。
11:36
程維:一方面老百姓出行難,另外一方面主管部門也難。城市飛速發展,建了很多的環路,絕大多數的人買車,都是一個人一輛車出行。所以這個呼吁了很長時間,但是一直沒有解決方案。在2012年的時候,移動互聯網快速的發展,應該說智能手機的普及,3G的成熟,還有定位技術的發展,才使得互聯網+交通這樣一扇大門打開了,我們開始有機會嘗試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來解決這樣一個傳統的問題。
三年的時間,我們推出了很多出行的服務,最早我們是一款打車軟件,我們希望通過互聯網解決信息不對稱,讓你可以找到車,不用在路邊等待,讓車不用掃活也可以找到你,提高整理的效率,到今天為止,中國依然是唯一一個把出租車和用戶聯結在一起的國家,現在美國的出租車還在掃活。
我們推出了專車服務,我們希望出行領域的服務變得有價值,用戶用價值獎勵一些服務好的司機。開始有了評價體系。知道司機到底哪筆服務是好還是不好。我們推出了順風車服務,我們希望號召大家減少甚至沒有獨自駕駛,希望出行的時候,能順便捎上一個順路的朋友。我們在烏鎮,我們要把北京的市民送到水鎮去。我們希望通過一輛大巴把人拉過去,這樣最能緩解擁堵。
11:34
程維:尊敬的各位來賓,我是滴滴出行的程維。
剛剛諾基亞講到,他們是受人尊敬的有150年歷史的最老的公司。滴滴可能是這一次互聯網大會的最年輕的公司,我們是只有三年零三個月的公司。我本人是80后,我不會開車,但是今天滴滴我們的同事,用互聯網的技術,連接了中國超過一千萬輛的汽車,用大數據調度,用共享經濟的模式,為超過三億的用戶提供出行服務,我們深感自豪。
剛剛我又收到北京又發布了霧霾的紅色預警,但是我又要離開烏鎮回到北京,還好我在下面剛剛定了一個滴滴專車的服務。很難想象回到三年前,沒有專車服務,還要在北京的冬天還要在霧霾里面等一輛出租車的日子。
這三年的時間互聯網結合交通,帶來了非常多的轉變,滴滴是一家致力于解決老百姓出行難,通過互聯網通過共享經濟的模式,緩解交通擁堵和霧霾的一家互聯網公司。三年前我們成立的時候,我們看到衣、食、住都有互聯網公司,我們看到行還沒有。現在中國沒有吃飯難了,住房難了。只有出行是越來越難的。在一個城市里面,沒有辦法打車,只靠公交、地鐵出行,感受都不是非常好。如果你想買一輛車,限號限行,限購,到地方停車難。
11:31
胡曉明:感謝王總,也特別為諾基亞的150年和創新感到激勵。接下來有請滴滴出行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程維先生帶來萬物互聯出行變革路更寬的主題演講,有請程總。
11:29
王建亞:所以,對于諾基亞的人來講,最重要的是我們認為世界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這個變革是永遠在我們諾基亞人的基因當中,我們隨時變革,所以我們認為我們是很老的公司,但是我們也是最新的公司,這是我們公司一直以來,150年能夠生存、能夠發揚;我想現在你即使去看全球500強,也很少有超過150年歷史的。對于我們來講,對于諾基亞來講,我們的創新是永恒的主題。
今天在我們的展場當中也有最新的“虛擬現實攝像機”,目前在好萊塢、傳媒,還有廣告行業都大放異彩。我們將虛擬現實的體驗帶到新的高度。同時,在我們的展場當中也有諾基亞的無人飛機,非常近,也希望所有人有這個機會來到諾基亞的展場能夠親身體驗我們的創新,虛擬到現實只有幾步路,歡迎大家。我們在諾基亞的展場見,謝謝大家,謝謝!
約翰.霍夫曼:今天很多的家庭能源都在浪費,比如:中央取暖,還有用水系統,實際上每天都在使用。不管家里有沒有人,實際上都是在消耗能量的。要想節能,只要你在家的時候來進行供暖或者是開空調就可以實現了,不在家的時候就可以斷掉。我們可以用智能手機來確保你離開辦公室的時候“燈”就關掉了,它們這些都是自動實現的。也就是說,你在離開這個房子的時候,只要在智能手機上“點”一下,就可以確保能源資源的節約。
約翰.霍夫曼:我們再進一步的看一下這些運用。物聯網在家庭當中大家已經看到了,比如:安全系統,能量表,以及游戲網絡等等。萬物互聯使大家家里的東西能夠聯系在一起,并且可以節約資金更好的接入,并且加強安防。在電腦游戲設備之后,我們看到一些智能的表盤現在也在進一步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