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圓滿結束對蒙古國的訪問并出席第十一屆亞歐首腦會議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6日下午回到北京。專家指出,中俄蒙經濟走廊和其他五條經濟走廊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構建互聯互通格局的最佳載體和重要骨干,將有助于形成經濟帶式的輻射效應,實現東北亞、歐亞等廣大區域經濟的真正互聯互通。
7月13日至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邀對蒙古國進行正式訪問,并出席第十一屆亞歐首腦會議。海外專家學者積極評價此訪,認為訪問有利于推進中國和蒙古國發展戰略對接,帶動亞歐互聯互通發展。
當地時間7月13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乘專機抵達烏蘭巴托,開始對蒙古國進行正式訪問,并出席在烏蘭巴托舉行的第十一屆亞歐首腦會議。李克強表示,中方愿一如既往地同蒙方加強合作,推進雙方發展戰略對接,擴大各領域合作交流,共同書寫中蒙共同發展、共創繁榮的新篇章。
蒙古國,蒙語原意為“永恒之火”或“永不熄滅的火”。在這里,一望無際的綠色草原和珍珠般的潔白蒙古包,傳統與現代觀念的交織、東方與西方文化的交融,構成了蒙古國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看到回顧短片,才發現這兩年我們基金會做了這么多的善事,我都被感動得熱淚盈眶,”中國銀行烏蘭巴托代表處蒙籍雇員扎雅告訴記者。中蒙文化教育基金會的主要項目包括各類獎學金和助學金,面向蒙古國學習中文、品學兼優的大、中、小學生,每年提供的獎學金、助學金名額超過150名。
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取得的重大進展,充分體現了三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決心和信心,也展示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相信三國將以簽署《規劃綱要》為契機,深化各領域合作,推進互聯互通建設,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目標。
中俄蒙三國將以簽署規劃綱要為契機,攻堅克難,久久為功,協力打造一條立體聯通的經濟合作走廊 6月23日,美麗的“太陽城”塔什干鑠石流金。中蒙俄經濟走廊是三國相依相鄰地緣優勢的產物,是三國發展戰略有機對接的結晶,更是“一帶一路”合作共贏理念的生動體現。
11月1日,第六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韓國舉行,會議發表了《關于東北亞和平與合作的聯合宣言》,為中日韓未來合作指明了方向。
11月1日,第六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韓國首爾舉行,并發表了《關于東北亞和平與合作的聯合宣言》。這是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機制停滯三年之后的再度重啟。誠如聯合宣言所指出的那樣,這“標志著三國合作全面恢復。”
11月2日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的最后一天,人文交流成為新亮點。當天,李克強總理與韓國國務總理黃教安共同出席首屆中韓青年領導者論壇,與兩國各界青年代表親切交流,并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
” 韓國《國民日報》11月1日報道指出,10月31日舉行的中韓首腦會談強化了兩國在朝核、朝鮮半島統一等問題上的戰略溝通,并稱“期待中國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韓國《亞洲經濟》11月2日報道了李克強總理與韓國總理黃教安的會談,文章指出:“中韓首腦會談與中日韓三國首腦會談分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導讀]中韓兩國決定中國“一帶一路”與韓國“歐亞大陸倡議”等國家戰略聯動對接,李克強表示中國將進口韓國參雞湯并創造條件進口韓國泡菜。中國社科院亞太研究所經濟學博士沈銘輝分析,李克強總理此次訪韓,是對中韓自貿區協定的進一步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