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聯合中國綠化基金會、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國合耶魯商學院、國合信用研究所、廣東佳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到國家重點扶貧縣新疆和田縣開展調研工作。 文娟 攝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聯合中國綠化基金會、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國合耶魯商學院、國合信用研究所、廣東佳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到國家重點扶貧縣新疆和田縣開展調研工作。 文娟 攝
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 (王詩雨)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日前聯合中國綠化基金會、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國合耶魯商學院、國合信用研究所、廣東佳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到國家重點扶貧縣新疆和田縣開展調研工作。
據介紹,自2013年起,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就與當地黨政主要領導達成共識開辟創新扶貧戰略,并聯合全國廣大企業和社會公益組織,來共同開展南疆公益扶貧行動。
在此次調研工作期間,調研機構還召開了調研信息溝通座談會和公益扶貧捐贈儀式暨總結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主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曹文煉表示,此次活動一是要調研綠色治沙等生態治理;二是針對少數民族就業問題,探討如何整合資源,有效促進落實脫貧工作。
談及下一步工作設想,曹文煉介紹說,一是落實10個幫扶村結對幫扶工作;二是認真研究現有政策,結合現有資源,創新綠色治沙模式;三是促進隨行企業家積極落實產業對接工作;四是結合和田新玉歌舞團等資源,積極推進文化幫扶建設;五是探討建設集綠色治沙、“一帶一路”建設為一體的綜合性公益組織——阿拉善-國合中心。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介紹說,該機構的援疆計劃,旨在創新援疆方式和重點,特別是引領社會公益組織、企業和事業單位,加快南疆的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新疆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方珊媛曾指出,對于具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充分考慮貧困人口的扶貧意愿,通過貸款貼息、資金互助、轉移就業培訓等方式實現就業增收,到2020年解決南疆近148萬貧困人口的脫貧。
在此次新疆和田公益扶貧調研活動中,由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帶隊的調研團去到和田縣郎如鄉奴逐村、高新農業經濟新區、排孜瓦提村進行走訪、獻愛心。在回程路上,調研團隊也趁熱打鐵,就走訪幫扶農民的家中的感受做了總結的討論,就點對點的幫扶工作,宣傳特色維吾爾族文化,提高勞工就業,醫療教育水平,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建言獻策。
據了解,當地高新農業經濟新區發展迅速,和諧新村是今年和田地區先行試點的民族嵌入式居住村。目前,新村里的住房和蔬果大棚已初見成效,每家每戶都有一座大棚、一個庭院和五畝果樹,村民年人均年收入達到萬元以上。11月份,就在此前引進的韓國有機草莓即可采摘。
曹文煉總結說,創新扶貧方式有助于充分激發社會和企業的創新力量,通過“補短板、善管理、重實效”,該機構要爭取用三年時間實現全部村莊的對口幫扶,并在推進綠化、產業對接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