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預制菜成為熱門話題。想要讓預制菜真正成為“陽光下的一盤菜”,這幾個問題必須厘清。
第一,預制菜該如何定義?此前,預制菜的概念較為寬泛,涵蓋即食、即熱、即烹、即配四大類。2024年3月,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出臺《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首次在國家層面對預制菜的定義和范圍進行了明確。預制菜不允許添加防腐劑,不包括主食類食品,也不包括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涼拌菜。此外,中央廚房制作的菜肴,也不屬于預制菜。根據現行標準,中央廚房配送的餐食并不屬于預制菜范疇,這和大眾普遍認知中“帶包裝、經過預加工的食品就是預制菜”的概念存在偏差。
2024年11月24日,在湖南寧鄉經開區一家預制菜企業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在處理食材。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第二,商家使用預制菜,怎么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一些消費者說,他們并不排斥餐廳使用預制菜,但希望商家能讓預制菜“亮明身份”,保障咱們的知情權。目前,廣東、上海、湖南等地在積極探索明示方法,也有企業已經開始積極嘗試,比如將菜肴分為“餐廳現做”“半預制”“復熱預制”三類,還有企業在點單小程序上標注“新鮮肉類、蔬菜制作”或“央廚制作”等標識。
2023年10月13日,一名主播在云南國際餐飲美食暨預制菜產業博覽會上直播賣貨。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第三,防腐劑、添加劑等安全問題該如何監管?預制菜的工業化生產流程,讓不少消費者對防腐劑、添加劑等問題存在擔憂。專家指出,菜品健康營養的關鍵不在于是否預制,而在于食材本身,以及制作方式、環境等是不是規范、衛生。對預制菜安全性的爭論,其實是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關切。這種關切不只是針對預制菜領域,對堂食現炒同樣應加強嚴格規范管理,讓消費者吃得安心。
2024年11月24日,在湖南寧鄉經開區一家預制菜企業食品檢測中心,工作人員在檢測食品成分。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最后,預制菜該如何發展?我們無需將預制菜視為洪水猛獸,關鍵在于促進其健康發展。相關部門應加快研究制定統一的國家標準,為預制菜生產、運輸等流程提供標準參照;鼓勵企業在速凍鎖鮮、真空包裝等環節進行創新,提升預制菜品質,讓消費者吃得放心。
記者:帥才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