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縱深推進與交通運輸結構加速優化的雙重驅動下,內河航運憑借運量大、成本低、污染小的獨特優勢,迎來了戰略發展期。然而,船舶建造、設備升級等項目的高投入、長周期特性,往往伴隨著資金難題,民泰銀行嘉興分行錨定行業需求,以綠色信貸為“金鑰匙”,打通資金梗阻,為船舶運輸業的綠色升級注入強勁金融動力。
“運河通”推動綠色智慧運營體系落地
位于嘉興平湖的浙江嘉港航運有限公司,自2023年成立以來便聚焦內河集裝箱與大宗貨物的綠色水陸聯運業務,運營著嘉興首個“海河鐵”聯運碼頭,自研智能平臺,集成航道水位、電價波谷、船舶電量、待閘時長等數據,自動規劃最低碳路徑。現擁有長三角靠泊接電標集裝箱船隊,是嘉興內河航運的龍頭企業、綠色航運技術解決方案商。
目前,企業擬推進綠色船隊擴容及智慧航運升級,除現有18艘運營船舶外,計劃新建配備智能化環保設施的船舶,構建“綠色運力+智慧運營”體系,提升運輸效率與環保水平,強化在長三角內河航運市場的競爭力,助力區域物流綠色化升級。但由于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且運營過程中人工、燃油、設備運維等成本持續增加,資金需求量較大。
民泰銀行嘉興分行針對企業資金需求,迅速啟動“精準對接、綠色賦能”服務機制,圍繞企業低碳轉型方向與業務發展前景開展專項調研,通過“運河通”特色信貸產品為企業提供了145萬元的貸款支持。資金快速到位后,企業第一時間投入新船建造,推動綠色智慧運營體系落地。
“綠色信貸”解決船舶綠色轉型難題
而同樣在嘉興平湖從事內河運輸行業的張先生近期也面臨了轉型難題。張先生在內河航運領域深耕了二十余年,目前擁有一艘服役多年的集散兩用船,主要從事內河散運和集裝箱運輸。
隨著近年來內河航運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尤其是集裝箱運輸業務的蓬勃發展,嘉興市出臺了系列行業支持政策,以“航道升級+港口增效+裝備綠色化+聯運補貼”為核心,鼓勵企業和個人結合船舶改造、集裝箱聯運等方向進行產業升級。面對產業升級的需要,張先生針對現有船舶設備老化、能耗高、污染重、運力弱的痛點,計劃建造一艘大型化、標準化的集裝箱運輸船,實現船舶設備的運力躍升和綠色轉型,將原先的內河散運業務轉型為專業的集裝箱運輸業務。但由于航運項目投資大,回報周期長,且個人融資渠道有限,新船建造所需的高額資金成了他面臨的最大難題。
在“民營經濟金融服務月”走訪過程中,民泰銀行嘉興分行了解到張先生的融資訴求后,迅速行動,對其從業履歷、公司運營狀況及新船建造計劃展開全面調研,針對該項目低碳節能的特點,高效為其審批發放230萬元綠色貸款,切實解決了張先生支付新船貨款的資金難題。
內河航運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優化區域物流布局、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存在重要意義。民泰銀行嘉興分行將持續創新信貸產品與服務模式,加大對綠色航運、智慧物流等領域的支持力度,讓“金融活水”持續潤澤內河航運的“綠色航道”,為構建高效、低碳的現代物流體系貢獻力量。
(圖片由民泰銀行嘉興分行 楊近、徐亞州提供)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