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延高鐵正式進入聯調聯試階段。西延高鐵作為陜北革命老區的首條高鐵,其開通不僅縮短了時空距離,更開啟了革命老區鄉村振興與西部發展的新征程。
省時增效,為鐵路網布局添磚加瓦。西延高鐵全長299.8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包(銀)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延高鐵通車后,西安至延安的列車最短運行時間將從2個半小時縮短至1小時左右,將洛川、黃陵、銅川等城市緊密相連,構建起以西安為核心的“一小時經濟圈”,從此,“朝飲長安酒、午品延安棗”成為現實,沿線居民無論是探親訪友,還是求學旅游,都將得到極大便利。交通效率的提升,將重新定義關中與陜北的空間聯系,為區域協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文旅共振,為革命老區鄉村振興插上紅色翅膀。文旅興則鄉村興,交通強則百姓富。西延高鐵將黃帝陵、黃河壺口瀑布等旅游景點串聯成線,游客既能登寶塔山追憶“紅旗漫卷西風”的壯闊,又能赴楊家嶺感受“窯洞燈火照初心”的堅韌。隨著客流量的增長,沿線民宿、農家樂將蓬勃興起,為百姓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紅色文旅產業的火熱,也將帶動地方特色服務升級,讓老區故事在高鐵時代煥發新光彩。
多區齊進,為經濟發展注入全新活力。西延高鐵的建成,為西部發展按下“加速鍵”。“高鐵快車”讓產業優勢加速轉化為經濟優勢。陜北小米、洛川蘋果能更快“出圈”走向全國,煤炭、油氣等優勢資源的運輸效率大幅提升,剪紙、腰鼓等非遺文化也能借助人流傳播更廣,讓百姓“錢袋子”更鼓。同時,“一小時經濟圈”串聯起西安都市圈、陜北能源基地、延安革命老區,讓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在關中平原與陜北高原間高效流動,助力區域內產業梯度轉移與轉型升級,為構建東西聯動、南北協同的西部大開發新格局筑牢根基。
列車呼嘯馳陜境,紅色熱土譜新篇。從聯調聯試到正式通車,西延高鐵的每一步都承載著希望。當高鐵的汽笛聲響徹黃土高坡,既激蕩起老區人民奔向新生活的強勁脈動,更將這份脈動匯入民族復興的滾滾洪流,推動西部地區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穩步前行。(蔣書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