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錢能追回來,還讓孩子明白了亂花錢的道理,太感謝民警同志了!”近日,瀘水市稱桿鄉雙奎地村村民歐先生再次接到派出所回訪電話時,言語里滿是感激。此前,他的孩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手機游戲充值近千元,在稱桿邊境派出所的幫助下,不僅成功追回損失,孩子還通過“警營課堂”樹立了正確消費觀。這起案例的圓滿解決,正是稱桿邊境派出所創新構建“警校家”協同機制,破解未成年人游戲“氪金”難題的生動縮影。
今年以來,稱桿邊境派出所接連接到多起家長求助,反應孩子在家長不知情時用手機為游戲充值,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部分家庭因退款無門急得團團轉。“未成年人對金錢沒有清晰概念,很容易被游戲里的道具、皮膚吸引,一旦充值,不僅造成家庭經濟損失,還可能讓孩子養成亂消費的習慣?!泵窬蹙俳榻B,接到報警后,所里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流程,一方面安排專人對接游戲公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規定,協助家長整理充值記錄、賬號信息等證據,快速啟動未成年人退款程序;另一方面,邀請涉事孩子走進派出所,開展“警營課堂”特色教育。在“警營課堂”上,民警創新設置“假如我是家長”角色扮演環節,讓孩子模擬家長“管理家庭開支”,計算“一次500元充值相當于家里幾天的生活費”“父母需要工作多久才能掙到這筆錢”。“以前覺得充錢買皮膚很簡單,扮演家長后才知道,爸媽賺錢一點都不容易。”參與課堂的學生小宇坦言,通過換位思考,自己真切感受到了金錢的價值和家長的辛苦。截至目前,稱桿邊境派出所已協助3戶家庭成功追回游戲充值款,累計挽回經濟損失超9000元。
“光靠事后挽損不夠,必須從源頭阻斷未成年人擅自充值的可能?!狈Q桿邊境派出所所長歐光海表示,為徹底解決此類問題,派出所主動延伸警務觸角,聯合轄區中心完小開展專題宣傳活動,將法律知識、維權技巧與現實案例相結合,讓保護未成年人的“防線”前置。在稱桿鄉中心完小的宣傳現場,民警通過PPT展示了多起未成年人游戲充值案例,詳細講解“充值后可能面臨的退款難、賬號封停后果”,用“虛擬消費會直接花掉家長工資”的通俗表述,幫助學生理解虛擬消費與現實生活緊密關聯。同時,派出所還向全校家長發放“支付安全設置指南”,建議家長關閉手機免密支付功能、啟用青少年模式,避免孩子知曉支付密碼,優先選擇指紋或人臉識別等二次驗證方式,定期檢查微信、支付寶消費記錄。“之前不知道手機還有青少年模式,按照信里的步驟設置后,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偷偷充錢了?!奔议L李女士說。通過建立“警校家”聯動機制,開通24小時“護苗熱線”,專門接受家長關于未成年人游戲充值、網絡沉迷的咨詢求助;聯合學校班主任組建“反詐防沉迷宣傳群”,定期推送維權案例、防范技巧;組織民警開展“重點家訪”活動,對曾發生過充值行為的家庭逐一走訪,根據孩子年齡、家庭監管情況,與家長共同制定個性化監管方案。
近期,民警對前期涉事家庭開展全面回訪,自“警校家”協同機制運行以來,轄區未成年人游戲“氪金”求助案例明顯下降,學生游戲沉迷現象減少,家長對孩子手機使用的監管意識顯著提升。“以前放學回家,孩子總想著玩游戲,現在會主動跟我們說‘要先寫完作業,玩游戲也要跟爸媽說’。” 一位家長在回訪中提到。中心小學校長也表示“現在我們每周班會都會加入‘網絡安全小課堂’,結合派出所提供的案例,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游戲消費?!?/p>
從“接警挽損”到“源頭防范”,從“單一處置”到“協同治理”,稱桿邊境派出所用實際行動破解了未成年人游戲“氪金”難題。下一步,該所將繼續優化“警校家”協作機制,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中成長。
在此特別提示廣大家長:務必保管好支付密碼,盡可能采用指紋支付或者面部識別的支付方式,減少未成年人使用的可能性。若家中有玩網絡游戲的孩子,應督促其進行未成年人實名制登記,借助類似騰訊成長守護平臺等第三方平臺對孩子的學習及娛樂時間進行規劃管理。(圖片由 云南瀘水稱桿邊境派出所 陳達偉 授權提供)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